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海外留学生活

    做同学身边值得信赖的朋友

    ——记留俄学生总会主席尹斌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8 版)

        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是他的理想。脚踏实地,学以致用,是他的作风。以服务留学生为己任,做同学身边值得信赖的朋友,是他的宗旨。他就是留俄学生总会主席尹斌。

        尹斌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是在著名的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取得的。他凭借惊人的刻苦精神,读本科时,在全年级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并在大学二年级时获得全额奖学金,享受俄大学生的“国民”待遇,不仅免除了全年的学费,而且还能得到每个月2700卢布(当时约合100美元)的生活补贴。20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两年的学习成绩全都是5分。2009年,在明确了学成回国的方向后,尹斌又顺利考上了本校的博士生。2012年是博士生学习的最后一年,目前他已进入了论文答辩准备阶段。  

        回顾俄罗斯近10年的留学岁月,尹斌颇为感慨:“留学的经历使我真切地感到了俄罗斯老师开放的思想境界,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专业、治学上。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态度,让我受用一生。”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获得全额奖学金后,尹斌就不再让父母给他寄学费了。学习之余,他勤工俭学,做导游,当翻译,除了能满足自己在莫斯科的开销,他还经常把积攒下来的钱给父母寄回去。他爸爸粗略计算了一下,家庭用于尹斌最初到莫斯科留学的费用约合15万元人民币,到尹斌读研究生时,他给父母寄回去的钱基本上把15万元对销后还略有盈余。 

        同很多优秀的留学生干部一样,尹斌十分热心社会公益,奉献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帮助留俄的师弟师妹。他说,“作为一名留俄学生总会的干部,我觉得有义务帮助大家。我总是从自己刚到俄罗斯时的感受来理解那些新入学的留学生。自费生不像公费生那样有语言基础,年龄又普遍偏小,生活能力差。我要求留俄学生总会的全体干部工作要细致,从新生抵达莫斯科机场时开始,先是递上一瓶矿泉水,到了学校宿舍后,给他们泡上一碗方便面,把自己的手机借给新生,让他们给祖国亲人报个平安,第二天带新生去办落地签证,兑换当地货币,带他们去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留俄学生总会一直秉承服务宗旨,无时无刻不为留学生着想,随时随地都考虑到留学生们的利益。留学生时常开玩笑地说:“总会是保姆,从一来到俄罗斯,大小事务,就有总会为你安排妥当了。”

        在尹斌的带领下,每逢中国传统节假日,留俄学生总会费尽心思,筹备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每年迎新交流会和新春联谊会是留学生的盛大节日。联欢会上,大家用饱含深情的独唱、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抒情的钢琴和乐器演奏来庆祝节日,充分展示了留俄学生多才多艺、精神饱满的风采。

        尹斌说他毕业后肯定要回国发展,“这既是父母的嘱托,也是我个人的愿望。”他说,中俄是友好邻邦,随着中俄友好关系的发展,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一定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工作。众所周知,如今在中国考大学、考研以及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对于我们这样的在国外读书的自费生,回国发展不失为一种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好出路。

        2011年8月,作为来自俄罗斯的唯一留学生代表,尹斌参加了第三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博得了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本报莫斯科2月17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 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