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继“新天地”之后,上海又开创了一处商业和艺术结合的时尚旅游景点,名曰“田子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及海外华人,在这里开了300多家艺术工作室和新潮小店。日前我借参加上海侨办举行的世界华文作家“品味上海”笔会。其间,有幸与文友们一同参观了田子坊。
据介绍,田子坊的中心区由三巷一街组成,约占地两公顷,乃上海石库门弄堂旧民居和几个小厂房联手脱胎换骨构建而成。预留的参观时间十分有限,我同几个文友急不可耐地从“泰康路210弄”的牌楼下走进田子坊。呀!弯弯曲曲的深巷,袖子般狭窄,放眼望去,却是乾坤无限:装修迥异、风格多样的艺术工作室和时尚小店琳琅满目;设计新颖的服装、饰品、陶艺、剪纸、油画等物件引人驻足;咖啡屋和酒吧外的桌椅旁有不少外国游人握杯休憩;长凳上,几位街边画家正聚精会神地为旅人画像。倘佯在陈逸飞艺术工作室的小客厅,不由想象阴冷的上海冬季,他和他的朋友在熊熊燃火的壁炉旁品茗谈艺,该何等惬意。逝者已矣,人去楼不空,慕名而来的旅者仍络绎不绝。
匆匆的脚步绕来绕去,好像进了迷宫,总在相同的地方打转转。时不我与,问明白路也枉然,只能蜻蜓点水。多希望能领略尔冬强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歌剧演唱会,或者能找到名店“金粉世家”也好。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同行的女文友们一定会在这个与张恨水小说同名的旗袍店定制几件合身的旗袍,然后骄傲地告诉别人,这选的是最好的布料,由专业设计师傅打样,并经制作传统唐装的作坊一针一线精心缝制而成。
田子坊得名于画家黄永玉,据说黄永玉是起意于一位叫“田子方”的古代画家,以其谐音,用意昭然。这给曾经的上海街道小厂、巷子里废弃的仓库,及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熏染上了浓郁的艺术色彩。
在袖子般的田子坊,我恍若走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两者意境类似,风貌相若,均游人如织。中西文化融会,时尚与传统比肩,艺术同商业携手,外国人与原住民相安,是两者的共同特点。
较之田子坊,宽阔的南锣鼓巷形成于元代,目前仍然完整保存着元代建筑的样貌,周边胡同里有各种形制的达官贵人府邸和多姿多彩的平民宅院。时尚新潮的南锣鼓巷,在现代中仍保留着古都古韵。
无论田子坊,还是南锣鼓巷,都是新时代的创意成果,给城市增添了风情,为游人带来了惊喜。
(作者为华文文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