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7日 星期五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详解当前旱情

    全国尚未出现大面积春旱 部分地区水源短缺可能进一步凸显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7日   10 版)

        核心提示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及华北北部等地降水严重偏少,因春耕春播尚未开始,未出现大面积旱象。截至2月1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1801万亩,而多年同期受旱面积为1.73亿亩。但随着开春后春灌春播的展开,部分地区抗旱水源短缺的局面将进一步凸显,春季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旱情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地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1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1801万亩(多年同期平均值为1.73亿亩),主要分布在甘肃、河北、云南等省;有313万人、25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为803万人、541万头),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省区。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去年入秋以来,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及华北北部等地虽然降水严重偏少,但冬麦主产区蓄水情况较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虽然底墒较差,但因冬小麦未返青,春耕春播尚未开始,没有出现大面积旱象;内蒙古和南方地区的云南、湖北、四川等省区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人饮困难较为突出。 

        国家防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束庆鹏表示,当前旱情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部分地区降水严重偏少。去年10月至今年1月份,东北大部和西南部分地区降雨量严重偏少,其中黑龙江比多年同期偏少4成多,云南比多年同期偏少2成多。

        二是一些江河来水严重偏枯。去秋以来,全国大部主要江河来水明显偏少,其中东北地区主要江河来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6成,黄淮海地区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9成,西南地区主要江河来水偏少1-8成。

        三是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目前,北方大部地区水利工程蓄水情况较好,但东北地区有灌溉任务的大中型水库蓄水不足。南方地区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少,其中云南、湖北偏少2成以上。

        四是东北地区待播耕地缺墒面积较大。受去年秋冬季降水偏少影响,东北大部分地区耕地封冻前土壤墒情较差。

        五是局部地区因旱饮水困难较为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有313万人,其中云南省有144万人、内蒙古自治区有58万人,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群众需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拉运水解决生活用水。

        六是抗旱水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气温回升,春季农业生产用水将急剧增加,部分地区抗旱水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着力保障基本生活用水

        要不惜代价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这是抗旱救灾工作必须死守的底线——为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指导云南、内蒙古等地摸清抗旱水源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用水计划。为着力保障旱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国家防总、水利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情况,研判旱情形势,部署抗旱工作;二是近期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云南、江西、四川等重旱区调查了解情况,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抗旱工作;三是保障了全部313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四是组织做好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江济太应急调水、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以及湘江、赣江等江河低枯水位应对工作;五是加强全国和各省抗旱规划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工作,加强对各省编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开春后气温回升,春灌春播将陆续展开,农业灌溉需水量不断增大,部分地区抗旱水源短缺的局面将进一步凸显,春季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为此,国家防总、水利部将着重加强对旱情形势的监测分析,加强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尽可能多引、多提、多拦、多蓄,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因地制宜兴修各类应急抗旱水源工程,有计划地增打机电井;财政部加大对抗旱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在抗春旱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切实加大对抗旱减灾工作的投入。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何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