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回音壁·本版2月8日刊登文章《补习班里度寒假何时休?》引关注,读者来信说——

    面对疯狂补习班,家长更要保持清醒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0日 05版)

        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正常、丰富的假期早已是妄想。寒假只是急匆匆地从学校的课堂走进了辅导班的课堂,并无实质不同,甚至比上学更忙更累。孩子无奈,在培训班里度过寒假;家长心酸,比学赶超成焦虑。这是2月8日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补习班里度寒假何时休?》的报道。

        作为一个初二学生的父亲,读完该文本人深有同感。我认为,中国当下的教育出现了些问题:追求分数和排名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疯狂,疯狂的家长反过来加剧了应试教育。

        拿中小学教育来说,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处于极度焦虑和担忧中,这种极度的情绪可以让人变得疯狂。在这种疯狂中,很多人会失去最起码的判断力。无论对错,无论好坏,只要能够对孩子的升学有利,都会争先恐后,唯恐稍微怠慢一点,孩子就失去了未来。成人不正常的情绪或者说失控的情绪,自觉不自觉就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被这种情绪紧紧包裹,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无休无止的压力。

        每天我都会收到N个来历不明的短信,都是一大串排列没有规律的数字,看上去就很恐怖吓人。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收到了一条来自1065905710054的短信:新年伊始,为孩子规划个性化学习计划,免费陪读答疑。取得理想成绩,树立自信,新的一年开好头,考试更优秀。××教育××校区热线××××××××。这些培训机构简直就像侦探一样,不仅知道我的手机号码,而且我的孩子现在读几年级他们都一清二楚。他们会根据孩子读的年级高低,编制不同的短信,向你施加压力。

        无论送孩子参加这些培训班与否,这些短信都会让家长本来就绷得很紧的心更加紧张。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看到后会心动,驱使自己的孩子走进这些培训机构。面对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很多家长都会说:“没办法,我也不想这么做,但不做,怕孩子会吃亏……”就这样,我们的教育陷入一个怪圈:人人都痛恨应试教育,可是人人又都争相迎合应试教育。虽然很多人不是发自内心地去“迎合”,但总是不能坚定自己,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去做。

        所以,当下教育的悲哀就在这里:人人都说“救救孩子”,但人人又都在“伤害孩子”。这样下去,没有人是受益者,大家都是受害者。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总是那么卑微弱小。我不知道我的话能有多大用处,但我仍然要说“面对疯狂的补习班,我们家长更要保持清醒”。

        我们要树立“儿童第一”“孩子第一”的观念,不能把考试升学当做第一。虽然这是一个“考试为王”的时代,任何事情都要考试,但考试只是一个外壳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内核是孩子的综合素质。会考只是第一步,会说会干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树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观念。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其前提必须是健康。病态的成长,扭曲的成长,小树苗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

        你的孩子近视了吗?这就是不健康。你的孩子肥胖吗?这也是不健康。你的孩子自私吗?这同样是不健康。无论是身体的不健康,还是心理的、思想的、精神的、心灵的不健康,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幸福人生。要健康成长,就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综合素质提高,片面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扭曲病态。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其他,这就是片面发展,这就是扭曲和病态的发展。

        我们要树立“快乐成长、长远发展”的观念。要保证孩子快乐成长,就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长远发展观。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今天今年,还看到孩子的初中高中大学,更要看到孩子大学以后的漫长人生路。我们要明白,孩子一生的幸福不是我们想象的上个好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要给孩子一生受用的人生美德和智慧,我们要给孩子一生都受用的大度包容顽强乐观的性格和人格,我们要给孩子他们真正想要的人生兴趣和梦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一生是幸福的。

        作为一个初二学生的家长,笔者希望更多的父母坚定自己的信念,把健康快乐的成长还给孩子!

        武汉一初二学生家长

        党波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