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日本围棋盘制作趣闻

    作者:罗京生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09版)

        近年来,日本围棋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已经明显落后于中韩两国,但是从文化层面来说,日本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拥有像川端康成、江崎诚致这样一批围棋文学大作家——其中川端康成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留下不少有关围棋的佳作。即使从制作围棋棋盘这样一个侧面,也能管中窥豹,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日本围棋文化韵味。

        日本用于制作围棋盘的木材,多取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榧木。榧树虽然生长于许多国家,但日本匠人只选用在日本本土生长的榧树做材料,他们认为日本的榧木与其他国家不同,用日本匠人长谷川智士的话来说就是:“日本榧木材质很硬,但是当你将棋子拍到棋盘上那一瞬间,你又会觉得它很柔软,不论你使用多大的劲,一天拍多少次,肩膀也不会感到疼痛。”

        日本匠人在砍斫榧树之前,先要对着榧树鞠躬击掌,行参拜礼。在他们看来,砍斫榧树就是终止榧树原先的生长状态,所以要先向榧树谢罪。榧木截取后,要置于自然环境下干燥30年才能够制作棋盘,这一过程被日本匠人称作是榧木的“休眠”。

        在棋盘的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不是放在棋盘的正面,而是放在棋盘的背面。将日本棋盘翻过来,可以看到在日本棋盘的背面,有一个约一厘米见方的凹槽,槽中央雕一个四棱形的凸角,整个形状有些类似人的肚脐,这个凹槽除了可以使棋子拍在棋盘上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加清脆悦耳外,还有助于蒸发木料中的水气,以防棋盘变形。在日本匠人眼里,这个凹槽使棋盘有了生命(因为能防止棋盘变形),所以把这个凹槽称作棋盘的“脐”,以形容它的作用有如人类的脐带,从母体中源源不绝地给婴儿胚胎输送养料,促使婴儿生长发育。

        在日本,围棋盘崇尚手工制作,在围棋盘制作界中声名远扬的吉田世家,其独特的用日本刀刻制19路线的技法“太刀刻”,是从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太刀刻”是用日本刀的刀背蘸着特制的黑漆在棋盘上画线,由于黑漆独特的张力,使棋盘上的19道线有了一种质感。“太刀刻”第三代传人吉田寅义说:“我的使命就是画出有生命力的线,所以我在每一次画线时,都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里面。”用来为棋盘刻线的“太刀”是吉田一家的镇家之宝,平日置于家中的祭祠格中,早晚参拜两次。这种对工具近似于古代图腾崇拜的敬仰,来源于日本围棋工匠的一种古老观念,即他们认为将榧树木料做成围棋盘,是榧木生命状态的一种转换,就好像古代传说中的凤凰涅槃一样,而太刀就是完成这一转换的熊熊烈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