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2月6日头版头条刊发了《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报道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援疆工作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典型,余文丽的故事也在广大民族干部中引起了热议和共鸣。今天,本报记者专访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请他谈一谈对余文丽精神的认识和解读。
记者:当您读完《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这篇报道后,第一感受是什么?
吴仕民:读完这篇报道后,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伟大的事业需要无数普通人的身体力行、奉献与奋斗。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全体中国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除了中央重视和政策支持外,还需要所有参与这项事业的人,都要像余文丽医生那样,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因此,余文丽这个典型,对于整个援疆工作、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团结进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记者:余文丽身上的什么品质最让您感动?
吴仕民:首先是她的奉献精神。无论是支持新疆的发展,还是边疆地区的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都需要像余文丽一样的奉献精神——牺牲个人利益,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工作。
除此之外,余文丽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也令人为之动容。余文丽之所以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有扎实的技能。在边疆地区,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民生工程建设,都非常需要像余文丽一样有知识、有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和人才。他们对于边疆地区的发展建设非常重要。而基于这种职业技能基础上的职业精神,则更加难能可贵。就像报道中提到的,余文丽每做一个手术,每做一件事,都以高度的负责感,倾尽全力去做好。这些恰恰说明了她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精神,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她正是通过治病救人、解危济困,去实现自己的承诺和目标。
记者:您认为学习余文丽精神,对于边疆地区的发展和团结进步有怎样的意义?
吴仕民:通过余文丽,我们知道了对于新疆这片土地热爱的重要。因为支援边疆地区的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不仅需要奉献精神、职业精神,我觉得还需要一种对于边疆地区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眷恋的情怀。
我曾经到过新疆20多次,在那里,既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之大、中国之美、中国文化之灿烂,同时也能切身感受到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需要加快发展的实际。因此,对于投身援疆事业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人来说,除了完成组织派遣的任务,履行职责外,还要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仅是当做工作中应完成的任务,更应当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也真实地体现在余文丽身上。她在“申请书”中的一段话非常感人:“我感受到了祖国大地上的另一种风情,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使我受益终生,我热爱这片热土。”有了这样的情怀,她才能扎扎实实、全心全意地在这里工作,并把工作做好。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里的“轮台”,就在余文丽工作的那个自治州的轮台县。虽然陆游在诗里不是特指新疆,而是泛指边疆地区,但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久以来就有一种边疆情怀,对边疆的关心和关注,愿为边疆的富庶和稳定而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的情怀。这一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祖国边疆的发展与稳定,各民族的共同团结与进步,需要更多的人关心边疆,热爱边疆,支持边疆。余文丽胸中就有着这种情怀。她说:“为祖国效力,为边疆服务,我感到无上光荣。”从这一点来说,宣传这个典型,对于弘扬关心边疆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余文丽的事迹报道后,国家民委有什么安排?
吴仕民:感谢光明日报及时推出了这样一篇感人的报道,以敏锐的新闻眼光发掘出余文丽这个典型的特点和意义。同时,报道配发的评论《以朴素之美映照时代精神》也很好地点出了余文丽的精神所在和学习她的意义所在,即把照顾家人当作义务,把支援新疆作为责任。国家民委也将继续关注这个典型,并以适当的方式宣传这个典型,号召广大民族工作者向余文丽学习。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将派人前往新疆跟踪了解有关情况。
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对所有为边疆地区的建设,为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工作者,表达深深的敬意。
(本报北京2月8日电 本报记者 殷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