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文化误读,有多少张冠李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07版)
    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
    体积:化妆台127.3×81×47.8cm,坐凳体积为45×45×32cm;重量:化妆台265.2斤,坐凳72.7斤;成色:玉质青黄色,间有糖色成分。CFP

        我有位邻居,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外号叫“万事通”。听人说宋版书值钱,“万事通”说了:“我家里有一套宋版书呢!”人家问啦,您那是真正宋版书吗?“万事通”忙说:“没错!是宋版书!就是《康熙字典》。”

        ——刘宝瑞相声《画扇面》

        近日,一套“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引来不少关注。这套去年由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玉制化妆台、坐凳,以2.2亿元的价格签订买受协议,创下新的玉器拍卖纪录。但这套拍品“高坐器具”的形态,与汉代人“席地而坐”的状况不符,这几天在网络上被广泛质疑,被称为“作假不专业”,从而引起热议。即使抛开天价拍品背后的利益纷争,由于文化的缺失与误读,像刘宝瑞相声中那样“张冠李戴”的笑话,如今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穿越历史 错误百出

        公元前173年,汉文帝刘恒把当时著名的政论家贾谊从长沙召回长安,君臣相谈甚欢,汉文帝“移席”凑到贾谊前,谈到半夜方止;公元280年,西晋名将杜预攻取荆州,不久后西晋灭吴。杜预统兵喜欢带着胡床(类似于今天的马扎),以供行军间隙坐下休息。“从西汉到三国,都没有凳子这种坐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宁可说,“汉代人席地而坐,为了生活方便,只有几、案和卧榻等矮家具。东汉后期从北方游牧民族引来胡床等坐具,桌、椅等式样的家具唐代才出现,直到宋代才出现与今天类似的‘高坐器具’。”

        由于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常出现将后世物品移至前代的文化误读。宁可介绍:“影视剧中先秦时期的战争场面,总有配备马鞍、马镫的独立骑兵,那时尽管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但并没有普及到其他国家,当时基本还是靠兵车作战的。”宁可还谈到,宋代才将纸张装订成书,在此以前,“书籍”即便不是竹简帛书,也该是纸张装成卷轴的样子;青花瓷至少要到唐代后期才有;“格格”这个词,一般是清代对亲王以下郡王女儿的称呼……由于对类似知识不了解,致使影视剧穿越历史一类的文化误读司空见惯。

        以讹传讹 附会曲解

        “金、皮、彩、挂,全凭说话。”这句俗语是说以前相面算卦、走街卖药、魔术戏法、练武卖艺四个行当,主要靠花言巧语来获取钱财。“影视剧中有些历史方面的错误,在所难免,严格说起来京剧中的错误更多。”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学泰表示,“但如果在传递信息、学术研究等方面,因为文化误读而以讹传讹,那文化岂不成了江湖把戏。”

        近日电视上一段访谈节目中,介绍某地盛产羊肉,当地人说,清朝时慈禧太后曾有专门命令,让当地保障羊肉的产量,以供军需。“这恐怕就是臆造的了。”王学泰说,“慈禧属羊,她特别忌讳‘羊’字,更别提宰羊吃肉了,是不可能下这种命令的。”王学泰还谈起,最近一本书法杂志刊载了某书法研究院院长给演员归亚蕾的题词,将“皇后”写成了“皇後”。在繁体字中,前后的“后”写作“後”,而皇后的“后”就写作“后”。“书者可能是想写繁体字,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了。”王学泰说,“本该有文化优势的传媒、文艺领域,如今反而频现误读和曲解。”

        文化环境的改变,容易让人们用当代思维想象古代社会。王学泰记得,著名导演王扶林曾筹拍电视剧《鲁班》,因为剧本历史错误太多,最终只好放弃。“即便缺乏相关知识,至少应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王学泰说。

        知识淡忘 文化隔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记载了当时人们过年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由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等八味中药配成,其义为“屠绝鬼气”,“苏省人魂”。如今过春节,人们不太喝屠苏酒了,但年夜饭阖家围坐喝些酒,依旧有个饮用次序问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陶思炎介绍,按照文化传统,年酒应该由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先饮,而年长的老人要最后饮。古人有“小者得岁,先饮贺之;老者失岁,后饮殿之”之说,孩子先喝,祝愿他快快长大,而对老人来讲,过一年少一年,年酒是苦酒,他要守住自己的岁月,故不可先饮。民国书法家谭延闿曾有诗句“我忆童时犹昨日,居然最后饮屠苏”,就是用饮年酒的次序,来感怀时光流逝。

        陶思炎表示,我们虽不强调恢复过去那些民俗,但对文化符号的历史和内涵不可置之不理或一窍不通。淡忘知识会形成文化隔膜,今天人们对谭延闿诗句的感受,恐怕不如谭延闿对王安石诗句的感受。

        言及减少文化误读,宁可觉得不妨多“咬文嚼字”,通过字词的意思能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王学泰认为,应减少教育的功利倾向,那些考试用不着的知识并非就不重要。陶思炎则强调,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正确释读和深刻领悟,可以维护民族的历史传统,找到创新发展的基础。

        (本报记者 殷燕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