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星期四

    难度降了 动手多了 时代感强了

    新课标,新面孔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9日 06版)
    CFP

        ■背景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1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年改革实践,这一课程标准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日益凸显,课程标准亟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1年岁末,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的19个新课程标准悄然出笼,这意味着,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

        低调亮相,未能挡住教育界内外对这一“大事”的关注。人们关心,此次修订的重点是什么?变在哪儿?新在哪儿?课程难度降低了没有?学生负担减下来没有?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突出文化传统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

        语文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记者:新课标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负责人解读: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了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比如,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另一方面就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强调能力培养

        数学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课程内容。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

        负责人解读: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

        首先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

        第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

        第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如何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负责人解读: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修订在注重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比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的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

        适当降低难度

        低、中年级的语文课程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写字量。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

        记者:据了解,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写字量做了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负责人解读:母语教育非常重要,但其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必须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依据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学生语言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

        调整之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记者:“减负”的呼声已久,但却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成为一句尬尴的口号,请问新课标对“减负”进行了怎样的回应?课程标准修订后课程容量与难度上有哪些变化?

        负责人解读: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