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 刘光磊: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五个重庆”的重大决策,陆续出台了“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在总体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全市连续三年将财政支出的50%以上用于民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据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2010年满意度达95.89%,综治工作在全国的综合考评中排位呈逐年上升趋势。
建立干部下访常态化机制
面对日益增多的民生诉求,2008年以来,重庆市委坚持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的思路,开展了干部“大下访”、“大走访”活动。全市20万名干部每年接访、走访群众30万余次,累计接待处理矛盾和问题85余万件、280余万人次,市和区县共投入127亿元解决了27万件信访案件,惠及群众600多万人。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了30多万国企“双解”人员和关破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等21类55项群体性信访问题。
我们建立了干部下访群众工作常态化机制,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建立群众工作体系,成立市和区县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站、村(社区)群众工作室,完善了干部定期下访群众、定期排查矛盾纠纷等工作制度,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成员走访、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使干部下访群众成为常态。干部下访制度化畅通了民意渠道,让群众有地方充分表达诉求,密切了党群、干群联系,真正体现了鱼水情深,有效避免了党群、干群对立。
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综合调解体系方面,我们在市和区县建立了由综治、信访、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16部门组成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相互衔接联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主导、综治协调、各方参与”的大调解体系。目前,全市共有调委会1.3万个,调解人员10.3万人,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事故等领域建立行业调解组织441个,专业调解人员2900多人。2008年至2011年10月,全市累计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51万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8.22%,涉及当事人332万余人。多元化调解工作如春风化雨,营造了党群干群和谐、邻里乡间和谐的氛围。
在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方面,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出租车指标发放、小煤矿关闭等多个重点领域全面推行了信访稳定风险评估。重庆主城九区完成危旧房拆迁1218万平方米、涉及15万户,强拆户数不到0.33%,无一例到市规模性集访,主城区拆迁安置类信访问题下降了90%以上,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在三峡库区信访稳定工作上,面对三峡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我市大力发展库区经济,不断提高库区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了百万三峡移民生活安定,库区社会稳定。2011年1至11月,全市群众信访总件次和总人次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42.6%和46.5%,未发生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构建一体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
为解决社会管理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重庆市委、市政府把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上升为“党政工程”,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体化大综治平台,我们建立起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工作领导体系,乡镇(街道)由党委(党工委)书记担任镇街综治委主任,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配齐政法书记,乡镇(街道)综治办配备8至12人,村(社区)配备1名综治专干,专司政法综治工作。工作力量也要“一体化”,我们在乡镇(街道)建立了以综治办为平台,整合综治、信访、公安、司法、安监、武装力量的“六位一体”;在村(社区)以党组织为平台,建立起综治工作站,整合综治、信访、警务、调解、治保、安全监管、民兵力量,实行“七位一体”,改变了过去多方力量各自为战的局面。
建立了治安联合防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工作实绩联合考核的“六联”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1+1>2”的效果。目前,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搭建的“六位一体”、“七位一体”工作平台,已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了综治组织企业、高校、“两新组织”的全覆盖。我们还组建了100万名平安志愿者,50万名群防群治队伍。一体化大综治实现了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条件干事,推动了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变革和基层政权建设。
重庆还创建了阳光政法查询监督系统,整合法、检、公、司四家的15个信息系统和110项数据信息,具备监督投诉、报案、查询等十大功能,群众可以随时通过终端机办理案件查询、工作投诉,实现了“阳光政法在身边,监督就在家门口”。系统运行以来,市民累计使用3000多万次,受理群众信访2.7万起,取得了政法队伍形象提升、执法公信力提升、群众对政法机关满意度提升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