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5日 星期日

    环球书情

    柔弱的青春之力

    王席文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5日   05 版)

        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首先是建立在几个根本性的词语上的。”当我们开始思考“梦想”、“友谊”、“爱情”落到当代印度的土壤上究竟能长出什么样的花朵,它们对于当代印度又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小说《三个傻瓜》无疑是一次很有价值的探索。

        每个青年都有一个爱梦想的灵魂,戈温德梦想成为一个大商人,以沙安梦想成为一个板球明星(后来他把梦想转移到了天赋异禀的学生阿里身上),但青年人的梦想又是最脆弱不过的东西,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戈温德的商业大计顿时化为乌有,落后的体育制度和激烈的宗教冲突又屡屡让以沙安的板球之梦濒临破灭,梦想与现实总是处于紧张的对峙中。爱情也是一样,戈温德爱上了以沙安的妹妹,可偏偏不被当地习俗所允许,并最终导致了友谊的崩塌。在这张政治、宗教和习俗织成的大网里面,梦想、友谊、爱情这些青春之力似乎都难以动弹。

        在作者巴哈特的笔下,当下的印度是一个分化严重的社会,政党之间、宗教之间矛盾极为尖锐,并且对立双方缺乏宽容和调解的机制。在小说后半段,作者巴哈特用大量笔墨对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宗教冲突进行细致的描写,展示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恨是如何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以及这种仇恨是如何扭曲了人的心智,使之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的。如何从残酷的宗教冲突中突围?巴哈特把希望放在了青年身上,比起那些老于世故、闭目塞听的中年人、老年人,青年更少受到偏见和习俗的影响,同时更富有理想和勇气,他们才是革新社会的希望所在。当印度教徒举起三叉戟朝穆斯林孩子阿里猛刺之际,是“三个傻瓜”之中最为虔诚的印度教徒欧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利刃,这种情节设置充分显示了作者巴哈特的一片苦心:用青年的鲜血唤醒印度人麻木的神经。虽然友谊、梦想、爱情在现实面前曾经那么脆弱,但是真正能带领人们走出这冤冤相报的迷宫的仍然是这柔弱的青春之力。

        《三个傻瓜》 [印度] 奇坦·巴哈特 著  新世界出版社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