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人人都得A!

    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

    艾 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4日   05 版)

        按照美国大学评分成绩的最初定义,A代表“优秀”(Excellent),B为“良好”(Good),C是“一般”(Average),D为“及格”(Pass),F则代表“不及格”(Fail)。如果符合严格的正态分布,学生取得的最多成绩应该是C,而成绩能保持B就很出众了。事实也如此,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当年在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的成绩就均为B。直到上世纪60年代,C还是美国大学生的普遍成绩。但如今,美国大学生中拿到的最多成绩是A,有的学校甚至超过50%的评分成绩是A,由此导致了美国大学校园普遍的“分数膨胀”( Grade inflation)现象。

        早在2003年,杜克大学教授斯图尔特·罗斯塔尔(Stuart Rojstaczer)就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质疑“为什么所有的评分都超过平均水平”。他说,杜克大学虽然不是“分数膨胀”最严重的学校,但给C的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少,总数不到10%,而在1969年,有超过25%的学生拿到的成绩是C。另外,哈佛、哥伦比亚和杜克等学府学生超过一半的得分都是A,而拿D和F的学生合计不到2%。随着判分给A的学生越来越多,教授也面临尴尬的选择:是否还如实给学生成绩?如果不给学生好成绩,学生选课就会减少;学生人数的下降,在大众心里往往代表着学校教育水平的下滑,如此一来,教授要丢饭碗,学校要关门。由于以上担心,这位教授不再给学生C的评分,当时,他预言给评分B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如今,果然应验了。

        最近,已退休的罗斯塔尔又与同事合作发表了题为:“拿A最正常——美国大学1940-2009年评分演进情况”的报告。该文的数据来自135所四年制的高校,这一样本囊括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类型的高校。经过数据处理,作者比较了近70年的情况发现:如今拿A的比例为总样本的43%,比1960年增加了28%,比1988年增加了12%;拿D和F的情况合计起来不到总数的10%;平均来说,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在评分上更为“慷慨”;理工科学校则比文科学校评分严格。

        在作者收集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换算成4分制的学分绩点(GPA,A的权重为4,B为3,C为2,D为1),上世纪30年代,全美大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是2.35,60年代中,这一数字达到2.60,当时哈佛和耶鲁大学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均为2.80左右。但随着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越战”期间,教授为鼓励学生留在校园而免上战场,判分异常“慷慨”,造成分数“膨胀”。1965年时,B代替C成为评分最多的成绩;哈佛大学1967年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达到了3.00,而到1997年,A代替B成为“主角”,该年哈佛大学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为3.38。此后继续“攀升”,2005年,哈佛大学学生的学分绩点为3.45,而耶鲁大学2008年的数据则为3.51。

        多年来,就“分数膨胀”的原因,学者也提出不同解释。比如生源素质的提高,更多的妇女进入大学(女性的成绩一般比男性更优异),大学教学方法的改善,学生选课时规避严格的教授等等。但经过比较和甄别,罗斯塔尔认为以上解释都不能作为主要原因,而教授评分的“慷慨”是最主要的“推手”。再进一步分析,左右教授行为的原因是美国高等教育从“传授知识的领地”到“花钱消费场所”观念上的转变。学生不再仅仅是来学习的年轻人,而是付钱来学校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一个“体面”的成绩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学校的经历愉快,并有张“赏心悦目”的成绩单;学校也更希望毕业校友的成功带来知名度和财务回馈。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教授判分的笔不能不“手下留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