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又一个“黄金期”来了

    ——从新世纪以来9个一号文件看中国“三农”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4日   02 版)
    这是联合收割机在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镇收割小麦(2011年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鹏摄

        从2004年至今,中央已经先后发出了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9个一号文件突出农业“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

        专家认为,从9个一号文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更加完善,加快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更加明晰,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更加有力,“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已经到来。

     从“支农”到“强农惠农富农”——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

        今年的一号文件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提出强农惠农三大指向还是首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分析说,过去我们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9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 

        2006年,我国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实行农业生产补贴,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四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先行放开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果断决定全部放开粮食购销,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而且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

        在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下,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思路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强农惠农富农的长效机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怪圈”开始被打破,粮食生产取得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八年快速增长。

     从基础设施到社会事业——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更加明晰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减。然而,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面临新的难题。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1997年至2003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中央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把重点更多的放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则定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建设新农村,体现了我们党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这几年,我们积极推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城乡土地统筹规划利用,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着力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水平,实现从城乡二元分割到城乡互进共促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把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9年来,全国新建改建了272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解决了3.2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下决心补齐农村社会事业短板,促进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事业全面进步,目前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3亿农村学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5300多万人。

     从投入支撑到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主题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推进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这抓住了发展要害,兼顾了当前长远。”陈锡文说。

        “今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定为农业科技,也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我们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新思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

        陈锡文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有中央一号文件保驾护航,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本报记者 李 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