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3日 星期五

    别让共饮一江水成了环保难题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3日   10 版)

        1月15日以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备受外界关注,受污染水体镉污染高峰值一度高达80倍,污染事件波及河段长约300公里,严重威胁到下游群众的饮水安全。半个多月时间里,沿岸群众为饮水安全始终忧心不已,下游的柳州市一度发生抢水风波。 

        2月1日下午,龙江镉污染被揭露16天之后,在广西河池市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池市市长何辛幸正式向社会公众道歉。

        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

        何辛幸在道歉中说:“保护地方环境不被污染,是我们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政府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我们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方式落后,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我们为此感到十分愧疚和深深自责。”

        何辛幸介绍说,目前全市已排查涉重金属企业和经营户145家,责令整改或关停取缔11家;排查小企业、小作坊74个,原矿、矿渣堆放点90多个,在2月5日前依法予以取缔。

        据记者了解,在2006年、2007年时,河池市也进行过类似的大排查工作。如何才能避免整治后又出现问题呢?何辛幸说,过去在河池发生多起环境污染事件,2006年、2007年之后也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对涉重金属的排查,2011年也开展过专项行动整治。屡屡出现问题,“这和我们很多方面工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政府监管上有缺失缺位的地方,包括履行职责上有很多不到位的。要通过这一次发现的监管问题,对执法监管队伍行政执行力加以提升,队伍的建设要下更大工夫进行整治。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也有缺失,对企业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违法排污,超标排放,甚至偷排,要有一起查处一起,更要严肃地处理,这方面必须加大力度,通过这次全面的整治,彻底解决河池市的这种恶性循环。”

        广西省纪委、监察厅也派调查组,赴河池市、柳州市开展调查工作,尽快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经济损失等情况,分清相关人员责任,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建议。

        截断污染侥幸还需下狠手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援助中心主任王灿发教授分析说,企业总是以环境治理成本过大影响其创造利润而拒绝践行环境责任。根源还是我国的环境法律太柔软。如果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非常严格,那么制造了这样重大污染事件的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惩罚。“企业的思想很简单,只要你的惩罚不会过多地影响他的‘污染大业’,那么他就会持续不停地污染下去。我呼吁正准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在惩处违法企业方面有重大突破,把违法企业罚得倾家荡产,估计企业就会考虑好好地保护环境。”

        不仅仅政府要加大监管、环保法律要更加有震慑力,环境公益诉讼也是一个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践行环境责任的好办法。2011年下半年,云南陆良县发生铬污染水体事件,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就对当地企业发起了“环境公益诉讼”,并且得到了云南当地法庭的立案,目前正在行驶法律程序的过程中。参与此案的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曾祥斌说:“环境公益诉讼有两个好处,一是追诉的时间可以无限长,只要能证明你企业在生产期间违规排放,哪怕是几百年后,也可以追诉企业的责任。另一个是诉讼主体不必非是利益相关方,任何关注环境保护的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发起诉讼。这就大大拓宽了用法律手段震慑企业的通道,有助于企业及早认清形势,主动遵守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已经有的法律用好用足,也是个可行的办法。这几年,一些环保志愿者发起了“拍摄排污口”活动,拍摄到企业排污的照片后,马上向全国的环保热线12369举报,并通过“自媒体”传播开来,也能够对一些企业起到威慑作用。

        用自发的选择维护绿色

        2005年开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就在收集企业污染的信息,目前已经收集了全国将近10万条企业污染记录。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各地环保部门给企业开具的“罚单”。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出了“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同时,根据这些数据,全国近四十家环保组织发起了“绿色选择联盟”,号召公众抵制环境污染企业的产品。

        2010年,“绿色选择联盟”着手开展的第一个案例,就是调查IT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重金属污染问题。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说:“通过持续收集的污染数据库,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著名的IT品牌,其配件、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重金属污染的连带责任问题。这些污染有可能是这些品牌的下属工厂,也可能是其委托、代工厂。为此,我们从2010年起,连续发布报告,呼吁那些大的IT品牌,关注其供应链的重金属污染责任,通过‘绿色订单’,要求其供应链厂商践行环保责任。”

        绿色选择联盟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制作了相应的检索数据库。比如一家超市,想保证其销售的产品不存在环境责任风险,就可能用这个数据库进行查询,选择那些环境表现好的产品进行采购。这样,环境表现不佳的产品,就会被订单自然淘汰。环境保护好的产品的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了。

        在绿色供应链的末端,是消费者。近年来,绿色选择联盟已经对几家环境表现非常恶劣的企业发起了抵制活动。一些网上购物的网站像淘宝网,也准备与绿色选择联盟合作,鼓励所有用户在下单前,检索一下所选产品是不是存在污染问题。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说不,企业也会感受到来自消费者的“环保善意”。(本报记者 冯永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