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日电 记者姚晓丹今天从教育部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小学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新课标”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音乐、美术等全部19门科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学使用的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经过十年使用,旧课标的一些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有待完善调整。本次公布的课程标准,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内容更加细分,旨在更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不少一线教师表示,本次课程标准亮点频出。如语文科目要求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总量,还推荐学生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在三、四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总数上,课程标准也给予“减负”,从2000字降低为1600字。外语科目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其中,英语科目还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按照学生能力分为九级。
和旧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还有一些理念上的创新。语文科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数学科目提出“学习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为学生认真听讲、自主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科目还提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因此,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英语科目则要求“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评价方式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