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
河东区郭太平村
“在家天天吃吃喝喝,今天出来透透气,也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乡土气息。”今天一大早,临沂市的诸葛祥东就带着女儿诸葛瑞鑫、儿子诸葛子佳从城里来到郭太平村的大棚。他们要亲手采摘果蔬,体验一下农家生活的乐趣。
“哇,好多,好红啊!”一进棚,瑞鑫就拉着弟弟冲进了圣女果丛中。一不留神,三岁的子佳已经把一个红红的圣女果塞进了嘴里。
“鑫鑫,让你弟弟别急着吃,先用水洗洗。”诸葛祥东忙着制止。
“没事,让孩子放心吃吧,俺这棚里的东西不施化肥、不用农药,保证是绿色食品。”大棚主人郭庆才说,“现在人们吃的一是安全,二是口感,所以我们早就开始了有机种植。”
说话的工夫,瑞鑫和子佳已摘了半小桶圣女果。20多摄氏度的棚内温度让两个小家伙的鼻尖冒出了汗。
“来,我给你们称一下啊。”大棚女主人王士娟热情地招呼他们。
“13斤2两,8块钱1斤,总共105块6毛。大过年的,就收你们100吧。”女主人麻利地算出了钱数。
“生意不错嘛,大过年的还那么多人来采摘。”记者说。
“这两天来的人还算少的呢,你要是年前来,那才叫多呢。”王士娟边收钱,边介绍说,现在她家两个大棚的圣女果和黄瓜,熟一茬,城里的人来摘一茬,现在都不够卖的了。
“两个大棚一年能挣多少钱?”记者问。
“除去塑料薄膜、苗子等成本,一年下来能挣个2万多元吧。”
“来,也给我们称称。”从临沂市兰山区带着儿子来采摘的杨女士拎着一桶圣女果打断了我们的对话。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记者向大棚主人告辞。“你回去帮我们在报纸上多宣传一下啊。”王士娟半开玩笑地叮嘱道。
(本报记者 韩业庭 本报山东临沂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