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25日 星期三

    来自一线的核心报道36

    写在大山深处的青春

    ——记滇黔川页岩气勘探项目青年科技工作者群体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25日   01 版)
    勘探人员在一丝不苟地工作。谭晔、高攀摄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型天然气能源,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已是重要的替代能源,广泛应用于燃气化工、汽车燃料等方面。页岩气勘探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相应成熟的勘探配套技术,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选择。

        2011年12月8日,我国石油勘探部门宣布:在四川南部地区再次发现页岩气资源,已探明储量达1万亿立方米。初步评价表明,我国页岩气资源量整体高达100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达30万亿立方米左右。按当前的消耗水平,这些储量足够中国使用300多年。

        页岩气喷薄的背后,凝聚着新能源勘探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和汗水。这些人中并不乏年轻的70后、80后甚至90后,为了祖国的能源建设和发展,他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大山、密林和荒原。

        值此新春之际,我们向勘探科技工作者们致以崇高敬意和新春祝福!

        乌蒙山,连绵千里,如同一条巨蟒,盘踞于云贵高原,有“五岭乌蒙”和“云贵脊梁”之称。“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主席笔下广为流传的诗句,描写的正是这地势险峻、群峰耸峙的乌蒙深山。就在这大山深处,一种储量丰富的新兴能源走入人们的视野——页岩气。

        日前,记者走进正在云贵川乌蒙山山区施工的中国石油东方物探新兴物探开发处239队和2202队,在这里见到了一群特殊的青年人——

        白天行走在崇山峻岭中,晚上对着电脑处理数据和报告——27岁的付检刚喜欢待在野外胜过整日待在办公室,因为“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就知道井该打多深”;他不在乎物探行业的艰辛和危险,只在意自己能学到什么,因为“只要能把技术变精,不管从事什么岗位都可以修炼自己”

        天色微亮,黔滇交界的乌蒙山深处,一片宁静。忽然,山谷间传来爆炸机的一阵长鸣,脚下的地也跟着微微发颤。

        一群身着“红工装”的勘探人员肩扛机器、腰缠线缆,徒手爬上海拔1600米的密林深处,测量、钻井、放线、放炮、记录……循环往复。夕阳西下,完成一天12公里、4个作业点的数据采集工作,他们又背上设备,动作麻利地下了山。

        2011年刚从东北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毕业的付检刚也在他们之中。

        结束野外数据采集任务回到驻地,付检刚来不及歇息,直奔技术室,卸下装备,打开微机,输入白天仪器采集的数据,绘制地层构造剖面图,进行比照分析……等到踏勘报告完成已是午夜时分。

        2011年7月至今,付检刚跟随中国石油东方物探新兴物探开发处239队进驻贵州赫章乌蒙山山区工作。作为滇、黔、川昭通示范区页岩气勘探项目的一名技术人员,付检刚协助检查钻井环节的工作质量,比如检查钻井深度够不够,点位偏移了没有,常常要跟着钻井队员满山头跑。

        滇、黔、川昭通示范区地处乌蒙山山区,覆盖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页岩气勘探项目之一。这里山高谷深、人迹罕至,道路更少更险,物探队作业起来难度很大,如遇下雨,泥泞不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车毁人亡。队员们的出行距离不能用长度来计算,只能用时间来丈量——在这里,两山的距离看着并不远,可走过去可能要花掉几天的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队员们绑着安全绳索从断崖上攀岩而下……更多时候,勘探所用的设备只能靠队员们身背肩扛地辗转于各个作业点。

        付检刚从事的就是这样一份“科技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结合”的工作。进山以来,他每天早出晚归,项目组长曾让他就在后方处理数据,小付不答应。“搞勘探必须常跑野外,根据实地情况才能设计出正确参数,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就知道井该打多深。”提到物探技术,付检刚一脸兴奋,“搞技术是我最大的兴趣,也是工作最大的动力。野外与室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在中石油东方物探,每一位勘探技术组的新人手里都有一份公司“量身定制”的培养规划。对于像付检刚这样的硕士生而言,头两年要被派到野外锻炼,跟一线员工同吃同住。“只有先明白基层、野外是怎么回事,真正在沙漠、沼泽等各种地质地形中‘实战’过,才能在日后针对不同地区、地质特点做好技术设计、生产指导和构造评价等核心研究,才能指导野外的技术开发。”中石油东方物探新兴物探开发处党委副书记张立欣说。

        “一出工就是大半年回不了家。”可付检刚似乎并不十分在乎物探行业的艰辛和危险,最在意的是能学到什么,“只要能把技术变精,不管什么岗位都可以修炼自己。” 

        谈及终身大事,27岁的小付腼腆一笑,说道,对于干他这行的男孩子而言,谈恋爱是种奢望,“在项目上一干就是一年半载,每天面对同样的人,没有时间找对象。到了野外,连个女的都没有,手机很多情况下没有信号。”

        “相当于长期跟外界封闭起来了?”记者问。

        “是,不过我把这当作对自己的磨练。”小付说,自己将来的梦想和大多数80后一样简单,踏踏实实工作,有个房子,有份稳定的工作,有个老婆、孩子,“我愿意为这个付出,也愿意承受一些艰苦。”

        一件“红工装”,一天24小时待命,两扇门的距离,这是25岁女孩蔡双双每天的生活主题;虽然“干这行男友不好找”,但这并不影响她们参加国家新能源建设的喜悦,“如果我做的工作能让项目委托方满意,是我最高兴的事”

        在勘探联队的年轻人中,记者意外地见到了两个女孩,一个是2202队的劳资员蔡双双,一个是239队技术组的贾琰。在一群男孩子中间,她们的面庞显得格外娟秀。

        对2202队的80后女孩蔡双双来说,“在深山里不是身体上受苦,而是精神上必须耐得住寂寞。”1986年出生的她和同龄的其他女孩不同——每天不用发愁上班穿什么衣服,因为总是那件“红工装”;下班以后也不用为赴约奔波,因为从办公室到宿舍不过是两扇门的距离。

        蔡双双是“24小时制”的劳资员,每个项目开工和收工都是她最忙的时候,要负责人员到队和遣散、工资结算制表等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有时候连续两天不睡觉。她说刚工作的时候曾经很不适应。

        “有一次睡到半夜,几个跑野外的放炮员收工回来,我被叫起来做一些后勤工作,心想这么冷还起来干活真烦。后来领导教育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冲人家发脾气,我一想也是,人家从野外那么辛苦回来了,面对他们一定要微笑,让他们觉得温暖。”

        “觉不觉得委屈?”记者问。

        “说实话,每当这种时候,我也挺希望被人疼的。”她说,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几乎与外界隔绝,除非同是干石油勘探的,社会上能了解和体谅她所从事的工作的同龄男孩子很少,“干这行女孩儿找对象是个大问题。来这儿之前我有一个男朋友,后来因为来了这个地方总是不在家,就分手了。父母为我着急,打电话也老问对象的事儿,让他们担心我其实挺过意不去的。”

        “石油行业真是很辛苦的。你所干的工作,辛苦了还不受很多人理解,因为我们干活没有产品,我们的成果不太容易体现。”

        “心里没有觉得不平衡?”记者又问。

        “有时候也不平衡。”她顿了顿,一脸轻松地说,“不过一想到跟着小队去了那么多别人一般很难去到的地方——河道、滩涂、盐碱池……一路‘旅游’过来,跟你们看的风景不一样,心里也挺满足。” 

        2011年毕业于燕山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贾琰是239队技术组唯一的一名女研究生。和很多人一样,过去她也以为中石油的工作很安逸,但上班第一天看到同事加班到晚上11点,就问了一句:“国企还要加班么?”时间长了,她也觉得加班是特正常的事儿。她说,看到电视上说哪里出了油、气,也会跟着高兴,“这是我们劳动付出的成果”。笑谈间,她指着微机上呈现的一张花花绿绿的剖面图对记者说:“这一片是砂岩,那一片是泥岩,电磁波、打雷也会影响成像。”由于地质地貌不同,每次后期分析都是新的。

        贾琰说,除了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协调好企地关系对整个勘探项目的顺利完成也至关重要,也更需要巧劲。每到一处,公司要求他们做到两点,一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二是注重耐心沟通。

        有一回,预设的监测点经过当地煤矿,考虑到人工地震激发引起的地表震动可能影响煤层构造,队上希望煤企能提供一张煤层分布图,以便设计替代布点方案绕过煤矿。贾琰告诉记者,由于缺乏沟通经验,第一次谈时被对方拒绝:“人家认为这是隐私。”后来几经沟通,贾琰耐心把利害关系为他们分析一遍,并强调保密,最终得到了对方理解和支持。

        这个言谈间笑对一切的姑娘对记者说,能够参加国家新能源的建设她感到无限光荣,也感到责任重大,“如果我做的工作能让项目委托方满意,是我最高兴的事”。

        他可以顶住艰难坚持自己喜欢的事业,但他没法掩饰自己对家人的愧疚心情——为了找油找气,谷艳巍抛妻离子四海为家。可回忆起自己的过去,谷艳巍觉得是一笔财富,“就像爬山一样,最艰难时一定要顶住,才能在爬到顶峰时收获别人体会不到的喜悦”

        “14年干了25个项目,”35岁的谷艳巍说起工作显得很从容,“有时候回忆一下,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参加工作第一年,我去了青海柴达木盆地,放眼看不到一丁点儿绿色,灰蒙蒙的。9个月里天天想家,觉得怎么就来这儿了,特别苦闷,人瘦了20多斤。”

        但现在回想起来,谷艳巍觉得是一笔财富:“就像爬山一样,最艰难时一定要顶住,才能在爬到顶峰时收获别人体会不到的喜悦。” 

        谷艳巍1997年从物探小“黄埔”——河北涿州石油物探学校毕业,不顾家人、师友的反对,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他说那时年轻,总觉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还是野外适合年轻人。

        现在的谷艳巍是2202队的地球物理师,负责项目、资料和施工设计,各种野外勘探数据的发布和收集都要经由他手,业务精湛。

        对新来的年轻人,谷艳巍总是要手把手地教他们,“不爱学我也教,这是我的义务。我也是从那时候走过来的。”他总会告诫每一批实习生,一要有吃苦的预期,二要明白学技术主要靠自己,社会和学校不一样。

        谷艳巍说,技术好甚至能改变生产的节奏,“开工前我会提前十天半个月到现场勘察,野外山这么高,我布点时先分析等高线,在技术范围之内,尽量避开最艰难的地方,不仅节约时间还简单。”

        “总说技术是生产力,怎么体现?要通过技术来使你的生产简单化。”他说。

        对石油行业找油找气而言,物探是最基础的一环,是油气开发利用的先行者。物探即物理勘探——利用地震仪器,取得地震资料,经过处理,获得地下构造情况,为油气田开发利用提供钻探井位,通俗地讲,就是“给地球做CT”。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跟前苏联学习物探技术,那时没有计算机,数据全用手绘制,帮助国家发现了许多大油田。” 昭通页岩气勘探项目长焦波平介绍,中国物探技术的提高得益于计算机处理软件的发展,“软件跟上了,以前的技术设想才能实现,信息处理也更高效。”

        从2009年至今,昭通页岩气示范区的勘探进入第三期,已发现了多个含气有利构造,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为了寻找页岩气,勘探队员们已经连续三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有的或许2012年又要过一个“战地”春节。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还在不断创造着页岩气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如创造性地采用“长排列、小道距”观测系统、“借助于卫星技术的山地小弯线”采集技术等有效工具,目的只有一个——不断提高勘探资料品质,为国家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谈到妻子,谷艳巍玩笑地说他要“感谢”非典:“28岁以前,我谈对象老不成功。一出工就是大半年的,感情没法培养也就降温了,小女孩儿都这样,我不怪人家。2003年,闹非典了,想出工出不去了,这才找着对象结的婚。爱人婚后辞了医院的工作,在家帮我照顾孩子老人。媳妇儿酸楚,我都知道,但是没办法,必须要有一方作出牺牲。”

        年轻的他们有一份信念,一份行走于中国的山林荒野、为祖国找油找气的信念。谷艳巍说,当背负爆炸机攀至山巅时,他已无暇顾及风景,只顾大步向前,因为那份责任很重,很重……

        采访手记:

        为找一个炮点,要翻山越岭几十公里;一炮地震资料往往就是一个“单元工程”,是全体队员挑战生理极限后的获得……记者在深入镇雄、赫章两县的中石油东方物探239队、2202队的驻地采访时,年轻的技术组队员们回顾野外勘探的几百个日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不能忘掉苦和累,心态长期承受压力,工作肯定也干不好。”

        一周的实地采访下来,很难不被这些同龄人朴实的话语和震撼的经历所打动:谷艳巍什么样的“风景”都见过,可是一张照片也没照;蔡双双喜欢看偶像剧,可是一部也没看完整过;付检刚的大学同学很多去了国外留学,可是他一点也不羡慕……话语虽朴实,却透着一股子大无畏。同行的记者们交谈起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太不简单了。”

        从前,每每说到石油精神,我们会想到铁人王进喜,想到“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如今,铁人精神的内涵似乎需要得到扩展——它不再仅仅关乎肉体所经受的磨砺:在物探,在野外,一条条测线、一声声炮响、一份份数据、一张张剖面……周而复始之中,这一群朴实无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远离亲人,远离家乡,承受着孤独和寂寞,在这苍茫的乌蒙深处为国找油找气,默默奉献。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难道不就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新”铁人精神吗? (本报记者 邱 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