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巡礼①

    “红色摇篮”之歌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特色创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8日 01版)
    学员们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马朝旭摄

        开篇的话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院校,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党性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多年来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自今日起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巡礼”栏目,全面宣传报道干部教育系统和其他领域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半个多世纪前,井冈山孕育了中国革命成功的火种。今天,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大熔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从培训理念、教学方式到管理模式,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党性教育的特色新路。截至2011年9月14日,中井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14期,为30120名学员打上了“井冈烙印”,成为助推干部成长的摇篮。

        系上“牺牲带”,在红色摇篮触摸革命先烈的脉动

        每一位来到中井院的学员都要庄严地系上一条识别带,它是一条寓意深刻的“牺牲带”。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指战员便经常在颈上系一条红丝带,取名“牺牲带”,表明自己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铿锵有力的宣誓又一次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内响起。2011年9月7日上午,108名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的学员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进行“为了理想,勇于牺牲”的现场教学。

        井冈山,是一块浸染着先烈鲜血的红土地,在这苍茫的青山绿水间,长眠着无数的红军烈士。“在两年零四个月井冈山残酷的斗争中,现已查实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5744人,还有3万多革命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朱德同志的夫人伍若兰在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老师深情的讲述将学员们的思绪带到了那段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触摸着纪念堂内镌刻的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不少学员潸然泪下。“站在这里,听教师讲解井冈山时期的艰苦斗争,到现场向英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感觉一草一木都好像带着革命先烈的气息。正因为有了这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井冈山根据地才能实现‘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李月田深有感触。 

        小井红军医院,当年是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在敌人的封锁下,做截肢手术只能用木工用的细齿小锯,没有消炎药水,就用食盐甚至石灰水给伤员消炎;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张子清伤口严重溃烂,却把战友们特意为他积攒的一点点盐让给别人,自己终因伤口感染而牺牲。

        “提起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有一首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首带有浪漫色彩的歌反映了红军不怕苦、不畏难的乐观精神,然而真正走近历史,我们才发现那种困难和艰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干部局副局长刘金锋感慨地说。

        2011年9月7日下午,学员们冒着小雨在小井红军医院和小井红军烈士墓现场感悟井冈英烈“坚定信念、为主义而牺牲”的奉献精神。他们怀着无限景仰的情感在烈士墓上插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天空阴沉,一片肃穆,泪水再次涌上学员们的脸庞。

        “我们很多人以前都来过井冈山,对那段革命岁月也多少有些了解,但是这次学习依然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在历史发生地感悟党的艰辛历程,仿佛触摸到了革命先烈的脉动。”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张小平说自己经常陷于深思。

        “看来我的选择是明智的。”胡玫告诉记者。作为一位拍摄过多部历史题材大戏的名导,她认为自己带伤参训是值得的:“重回历史现场是很重要的,……到了井冈山,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党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在这里无处不感受到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无处不感受到党和人民之间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这就是井冈山的精神和灵魂!”

        “挑粮小道”挥汗如雨,在亲身体验中传承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

        2011年9月8日,学员们身穿红军服、背着斗笠、肩挎粮袋,汗流浃背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这条3.1公里长的山间小道,是当年井冈山干部群众挑粮上山的必经之路。毛泽东、朱德等人与官兵同甘苦、共患难,“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他们身先士卒,带头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等革命佳话。

        “挑粮小道上挥汗如雨,胜过课堂上千言万语。”参加体验式教学“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的学员们发出共同的感叹。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我们几乎是空着手走,都如此艰难,当年毛泽东、朱德等同志要挑着满担的粮食上山,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顽强的精神!”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李文告诉记者:“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切身感受到中国革命成果来之不易,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弘扬。”

        从一个50多名党员的小党,到拥有8000万党员的执政党,90年发展历程中,到底我们党靠什么一步步发展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不止一次思考过。到了井冈山,他们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毛主席‘黄洋界上炮声隆’的诗词脍炙人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红军只有一门缴获的大炮,而炮弹仅有三发……”站在黄洋界哨口,听老师讲述这场经典战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老干部局局长雷新阳说,“红军以少胜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山上山下工农大众的支援,军民一起插竹钉、抬石头、挖壕沟,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胜利的根本原因。”

        学员们不仅在井冈山进行各种体验式教学,还驱车来到兴国、于都、瑞金等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在一次次现场教学和体验中,他们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体会。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在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讲解员一曲赣南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让学员们默默思考。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瑞金市沙洲坝的红井旁,石碑上镌刻着的字迹让学员们久久凝望。

        “苞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苞谷棒棒咱们穷人搬,紧紧拉住红军手……”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十送红军”再现浓浓军民鱼水情让学员们深深动容。

        “共产党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在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里,在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路线里。正是这种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我们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的胜利之本。这些是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和干部必须牢记并加以发扬光大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动力部部长李齐民表示。

        打上“井冈烙印”,把党性修养当做共产党人毕生的修炼

        “心灵震撼的一次旅程,党性修养的一次洗礼”;“这次培训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加油站……”这些是在每期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学员们进行党性修养分析交流时留下的滚烫的话语。

        “通过聆听感人至深的事迹报告,瞻仰革命先驱的旧址故居,进行战斗足迹的现场体验,思想受到震动、心灵受到洗礼、党性受到教育,深深被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所震撼、所感动。这是真正触动灵魂的一次自我反思和剖析,也是对今后做好工作的有力鞭策。”中国东方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工作部副部长张新农写下这样的日记。

        90年辉煌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是干部教育培训走上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干部轨道的时期。理论武装、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恒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需要探讨和摸索的问题。

        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局长孙学玉指出,“共产党员一生都要进行党性修养,都要接受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既是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随着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把准时代脉搏,增强针对性和指向性,党性教育才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让党性教育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在学员心里打上“井冈烙印”,中井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井冈山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是我们打造干部教育培训‘井冈模式’的前提。”中井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如是说。

        据中井院副院长张友南介绍,按照“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的要求,该院形成了60多个现场教学点和现场体验式教学点;构建起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简史》等文字教材、《井冈丰碑》等音像教材的教材体系;把井冈山精神贯穿到教学组织和学员管理全过程,通过举旗、列队、系识别带等培养学员的良好学风……

        “原以为党性教育比较枯燥乏味,来了才发现,党性教育也可以让我们在快乐充实中获益匪浅。”在激情教学现场,《映山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经典红歌,在合唱、男女唱、拉歌等形式中将学员带进历史。“昔日战场,今日课堂。井冈山精神和党的宗旨,通过一首首歌在我们的眼前闪回。”重庆市旅游局副巡视员张苏骏表示。

        作为特色课程之一,学院还专门邀请多位红军后代、本土典型,与学员们现场交流互动。2011年9月6日,当王佐、袁文才等先烈的后人讲述他们不为人知的事迹时,当曾志的孙子深情讲述老人的遗嘱时,在座学员一次次泪流满面。著名演员奚美娟激动地说:“从历史遗迹和红军后代身上我们不仅读到了什么是信念与奉献,而且更加理解了什么叫使命与担当!”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井冈山精神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通过学习,学员普遍反映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升华、党性得到锻炼,很多在这里学习过的人从此与井冈山结下不解之缘。参加第五期中青年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的张家口市委书记许宁多次邀请中井院教授为全市党员干部作专题报告,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到井冈山接受“红色洗礼”,还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学党章、学党史、学先进”活动,在继承优良传统、增强宗旨意识中提升工作水平。

        作为常务副院长,李小三和他的同事们一道,经历了学院从无到有、从创建到办学、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建院8年多来,按照中央确定的功能定位和教学要求,我们主攻新形势下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路径,使学员自觉把它内化为信仰力量,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践行中,达到了给学员打上‘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党性党风党纪’烙印的培训效果。”

        “我们还要不断努力,全面探索,为打造一座国内独具特色、国际上有影响的新型干部学院而奋斗!”(本报记者 户华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