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詹媛今天从科技部了解到,由厦门大学、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历经14年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
“戊肝”是流行最普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在南亚和东亚每年约发生650万例“戊肝”,导致16万人死亡及2700例胎儿流产。近年来我国“戊肝”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成人急性肝炎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因此,对“戊肝”疫苗的研制进展一直受到国际医药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据了解,此次我国获准上市的“戊肝”疫苗临床试验结果,自2010年8月发表于国际医学刊物《柳叶刀》以来,曾被《柳叶刀》、《自然—新药述评》等国际学术刊物认为“是全世界‘戊肝’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肝病领域期待已久的一个关键的进步,是一项意义非常重大的工作”。
据“戊肝”疫苗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透露,“戊肝”疫苗的研制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保护性抗原识别及结构表征、病毒颗粒组装机制等多项核心原创发现,突破了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高效纯化及体外自组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障碍,并逐步构建起了独特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的核心技术体系。
夏宁邵教授表示,“戊肝”疫苗获准上市是全球肝炎防控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的研究团队将尽快使该疫苗应用于我国高危人群的预防,并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公益组织合作,争取使该疫苗能尽快造福于其他“戊肝”高流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
背景链接: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在已知肝炎中,“戊肝”发现最晚,但危害性却远远高于最早发现的“甲肝”。“戊肝”病死率为1%-4%,是“甲肝”的10倍。“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常通过污染日常饮用水源、食物而感染人群,还可通过输血及母婴途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