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于1842年年初的论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抨击了普鲁士政府当局刚刚颁布的书报检查令。他以德国古典哲学的有力逻辑和适度调侃的笔调,揭露了这部‘自由主义’检查令的伪善,将其专制本质暴露在公众面前。随着文中马克思对专制政府抨击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我在阅读此文时所产生的酣畅淋漓之感,越靠近结尾处越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09级本科生兰青这篇名为《阅读马克思的酣畅淋漓之感》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文章反映出来的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与有些人想当然的情况大相径庭。
提起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一些人首先可能会想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研政治考试等等,完全不像提到其他哲学思想那样充满敬意,仿佛歌德、黑格尔、席勒、尼采这些才是哲学家,而马克思只是个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学生非常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初中开始,思政课程就一直在讲,语文课程中也有相关的篇目。在大学,马克思主义课程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程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概念和内在逻辑有较为确切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然而,效果并不都是理想的。
兰青的读书笔记说明,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学生阅读马克思的活动很得力。
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在原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外,专门设立了“原著原典选读类”课程和“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课程不强调特殊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也不要求预修相关课程,而是面向全校各院系各专业的全体大学生,规定每一名大学生4年期间必须在原著原典选读类课程和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各修满2门课程4学分,合计4门课程8学分。《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通过这两门课程,这些科学社会主义文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以哲学思想的形态而非思政教育的形态开始和同学们“亲密接触”。
随着课程的开设,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据介绍,2008年至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共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类论文92篇、政治经济学类论文297篇、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类论文33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30篇。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斯大林经济思想研究——兼评西方学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等大量著述。
在这种浓厚的哲学研究而非刻板说教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和成绩令人惊喜。兰青在笔记中写道:“读罢全文,我不能不赞叹马克思思维的敏捷与智慧的高深,全文的思辨色彩很浓,一定程度上为阅读和理解本文带来了困难,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回想之前的语句和思考正在读到的某个词,甚至某个字,即使是这样,有些话还是无法完全理解。但这并不妨碍通读全文所带来的酣畅淋漓的快感,虽非德国人,但眼见普鲁士政府当局丑恶伪善的嘴脸一点点地在马克思犀利的批判下原形毕露,大声叫好的冲动油然而生。”
“酣畅淋漓”是阅读真正理解之后的一种愉快感受,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青年大学生之间产生这种深厚的理解和共鸣,许多人至少在印象中会有“久违”之感。 兰青的这篇读书笔记只是中国人民大学学子众多读书笔记中的一例,她的这篇文章在《青年记者》上刊发后,又被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参考文摘”版全文转载。
由于文科的学科特性,中国人民大学向来非常重视学生读书和笔记两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要求各学院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读经典原典,鼓励学生潜心读书,多做笔记。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教学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在大二期间撰写原典读书笔记。
实际收获远不止读书笔记,经过经典著作的魅力牵引,思政课在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心灵鸡汤”。一位叫刘君的同学说,“那儿是我们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地方”。读书笔记之外,调查报告、评论、散文、随笔、BBS的学术版……各种大学生喜欢的方式都不再和马克思主义是“绝缘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向明老师的课堂因为知识含量丰富、形式灵活而备受学生欢迎。他说:“教学这东西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永远不敢说你已经教得很好了。”他觉得自己压力也大,因为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是相当强的,所以老师必须更加善于学习,懂得更多,付出更多,希望听课的学生能有所收获。“如果(学生)在思考事情的时候,能够于不知不觉中应用这些方法;在情感上,能够接受我的观点,我就很高兴了。”王向明说。
(本报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