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文学时空

    女儿的2011

    作者:南 丁(郑州)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6日 16版)

        去年11月19日晚,我随河南代表团乘180次列车赴京参加第八次作家代表大会。20日晨抵京后,即前往协和医院看望女儿,见到了刚刚出生5天的外孙,一个挺健康挺俊朗的小小伙子。

        这小小伙子呱呱坠地的当天,即15日上午,女儿就在第一时间电话报告了我这个姥爷。女儿在电话中说:儿子正在我的身旁,儿子正在我的怀中。女儿正在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幸福和感动。女儿沉醉于事业,迷恋于写作,晚婚晚育,45岁得子,不容易。

        亲了小外孙后,惊喜地看到女儿的床头柜上放着一本醒目的书:《人格论·第一卷》。女儿拿起那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40万言的精装书说,刚刚收到,这是我的又一个孩子。此时,北京冬日的阳光从产房朝南的窗户照射进来,格外的温暖和明媚。

        这又一个孩子,女儿孕育了20年之久。女儿关于人格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开始于20年前,那时她还在郑州大学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她的长篇论文《文学:人格的投影》发表于1991年8月的《文学评论》。毕业后,她即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旋即开始《文学人格论》的准备与写作。有大量的中外文献要阅读,大量的案头功课要做,作为一个评论工作者,动态发展的文艺现象要追踪关注,许多新作品要读,要写文章,还有许多学术活动要参与,日常的生活也要过。《文学人格论》的写作,艰辛而漫长,至1995年写出30余万言的初稿,2004年完成50余万字的二稿。有同道看过,说已可出版。我也鼓励女儿,先出版,之后还可修订。但女儿是个完美主义者,她自己觉得总还有未尽如人意处,就将那书稿先搁置在抽屉里和电脑中。

        1991年,是女儿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一年,20年来,她经历了许多:去农村作田野调查,从源头至入海口走了一趟黄河,考查母亲河源远流长的文化。作为访问者或访问学者去了西方和东方一些国家。陪伴在母亲的病床边经历了近两年的焦虑,丧母的伤痛。结婚,写文章,出书,获奖。2001年她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以青年评论家的身份当选为委员,是那届最年轻的委员。200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之后,又参加团代会,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调动工作,带职读博。获一些荣誉称号,如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这些经历对女儿人格的成长,都提供了帮助。

        20年来,除一些散篇散章不计外,在《人格论》之前,女儿共出了9本书,皆为文艺评论、学术随笔、文化散文之类。其中有作品获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我最期待的,还是《人格论》的出版。在女儿上大学时,作为文学界人,以我的感悟,我曾向女儿说过,作家间的打拼,拼到最后,还是要拼人格。这大约也是女儿决心要研究文学与人格关系的动因之一。

        2008年,女儿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工作愈加繁忙,我就担心,她搁置起的《文学人格论》无暇定稿。我常向女儿说,作一个评论家当然好,更为理想的状态,还是要有自己的理论建树。

        女儿自有主意。她在电话中告诉我,拟将眼界拓宽,思维掘深,开始写作《人格论》,此书分三卷,第一卷:人格与史。梳理人格理论及相关人格思想形成的历史。第二卷:人格与文。以文学家的大量作品内外的人格显现作为例证,探讨作家精神中的成长、发生及其作用,探讨文学与人格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三卷:人格与人。在历史与文学的纵横关系考察基础上,寻求文化意义的人格再生起点。如此,拟将已完成二稿的《文学人格论》揉碎重来,其中的基本内容将作为第二卷。

        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怎样大量的劳作,我就担心女儿的身体。果然,2009年冬天女儿大量失血,被送入协和医院抢救,女婿从四川山区剧组拍摄地星夜赶回北京照料。女儿怕我担心,事后才告知我,我赶紧给她寄去红枣核桃,正好去京参加一个研讨会,看到脸色苍白精神疲惫的女儿,我心疼痛。

        2010年国庆节前后,女儿回郑州家中度假,身边带着《人格论·第一卷》将完成稿,说是中华书局已经催稿。她日夜坐在电脑前,在家中基本定了稿。

        2011年,她又利用双休日,由女婿陪着去北京图书馆一一查实订正《人格论·第一卷》的数百条注释,一连数周。中午图书馆休息时,他们就在北图附近找间餐馆便餐,找间钟点房稍事休息。终于交稿。

        这就是,我在2011年11月20日上午,在北京协和医院那间明亮的产房里,一次喜悦之后又接着一次惊喜的缘由。

        女儿的名字叫何向阳。

        (作者为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联前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