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对其内阁进行了改组和扩编。这是其少数派政府在即将走完“决策年”之际采取的一大举动,引起此间舆论的广泛关注。
12月12日,吉拉德宣布将其原有20名成员的内阁扩大到22人,原工业部长卡尔被“流放”到非内阁部门;司法部长麦克莱兰、劳资部长伊万斯和教育部长加勒特,虽然最终“有幸”继续被留在内阁,但其职权范围则被削减;曾在倒陆克文之战中支持吉拉德的工党右派领导人肖顿和阿比布等,都被擢升进内阁,受到重用。有舆论认为,这次内阁改组显示了吉拉德“拥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力和能力”,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2010年的大选后,吉拉德联合绿党成功地组建了工党的少数派政府。今年是吉拉德政府第一个完整的执政年度,也是其公开宣布的“决策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吉拉德政府最终在议会通过了碳排放“定价”、能源税等一系列政策,但因受制于绿党支持,其政策立法多被指“偏绿”。背弃大选承诺而重启“碳排放定价”政策,则使吉拉德作为澳史上首位女总理的个人民意支持率和执政工党的基础选票支持率,受到双重打击。
一些舆论认为,改组内阁本应在于强化政府,但实际上却使工党和政府内原有的纷争重起。有报道甚至称,至少有6名工党部长私下表示,一旦出现领导权之争,他们将不会再站在吉拉德一边。吉拉德与前总理陆克文的明争暗斗,一直是此间舆论关注的焦点。吉拉德声称,她与陆克文的工作关系非常好。不过,事实的发展却并非尽然。在12月初召开的工党全国大会上,吉拉德在讲话中提到了工党所有前总理的名字,却只字不提“陆克文”,一时引起种种热议。
此前更有媒体爆料,工党在2010年大选后的一份“秘密报告”中暗批陆克文及其支持者兴风作浪,从中作梗,几乎使吉拉德胜选的可能化为泡影。报告称,每一次吉拉德发力,“党内就有另一股破坏性的不和谐力量在作对”。报告还指出,在选战的第一个星期,陆克文“统治了整个新闻报道”,而“工党的声音几乎没有人听到”。陆克文也不时做出一些“让人遐想”的举动。在一次外访返回时,他脱口称自己为总理;在工党全国大会上讲话时,则跳出外长身份,对澳洲经济风险和二次全球金融危机发出警告;在吉拉德改组内阁后,又站出来为其抱不平,称他是一位很好的部长,曾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一手挽救了本地汽车制造业”。
此间一些舆论认为,在告别“非同寻常”的2011年之后,吉拉德政府迎来的2012年将“又是一道关口”。《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2月18日的一篇分析认为,在吉拉德2011年以一个低支持率“收官”的背景下,“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 本报堪培拉12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