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票房成绩连年飘红,但还有一片处女地尚在许多人的视线之外,那就是广大的农村电影市场。尽管近几年来农村电影放映的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然没有改变农村电影放映与农村群众观影需求不相适应的困境。而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产品,不论是从市场推广的必要性还是从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来看,农村电影都不应游离于国内电影产业整体发展的意识之外。推动农村电影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也不是可以被长期搁置的事。本文将从有关专家的视角,去观察一个亟待改变的农村电影状态,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迈开步子。
长期以来,学界针对中国电影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城市电影产业,然而,随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不断扩展以及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观众的观影需求也不容小觑。
当下农村观众究竟喜欢看什么题材的影片?农村题材电影该如何发展?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主办的电影文化论坛·2011“文化建设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研讨会特别设立“公共文化建设、文化权利与农村电影”的专题讨论,与会专家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衡量电影业是否成功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经济指标,即票房收入;另一个则是社会影响力指标,就是观众人数。”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钟大丰开门见山地指出,“观众的多少,决定了文化产品是不是真正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中国电影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票房连年增长。在经济数字不断攀升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文化价值上来。尤其对于中国农村的广大电影观众,也许在短期内看不到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对象,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电影观众的文化需求是什么?需要国产电影在内容生产、传播运作上遵循怎样的规律?这需要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
电影产业对于城市观众的观影心理十分重视,往往一部影片刚刚放映完,电影制片公司就开始着手各种调查。比如电影中哪些地方观众喜欢,哪些观众不喜欢,为什么这部分观众群体购票观影多,而另一部分观众群体购票少,都要进行详细分析,为下一次作品创作生产留作参考。
相较之下,我们对于8亿农民观影心理的调查还不够多,而且也不够细致全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张卫认为,这几年农村电影放映的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逐步实现数字化。这一变化为电影在农村提供了更加快速的传播途径,一部电影一旦投入数字发行放映平台,无论天南海北的农民观众几乎都可以同步看到。很多在城市影院热映的大片也能够形成颇具差异性的观影反映;某种类型的电影适合在哪些地区、哪些人群中放映,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这些都给我们研究农民观影带来了新的课题,应该引起学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民生活日新月异,他们观念的转变带来了观影口味的巨大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指出,经过田野调查,我们发现,相较于纯粹的农村题材电影,现在农村人更偏好看动作片、喜剧片,以及故事性较强、富有情感的剧情片。
我们以往认识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农村题材电影的主要目标观众就是农民。那么农民观影需求发生变化之后,农村题材电影又该如何发展?张卫强调,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应该开拓思路,与时俱进,一方面关注农村当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把创作视野更多地放在农村小人物的个体经验上,另一方面在艺术形式和手段的探索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吸引农民观众的注意,找到与他们心灵共鸣的契合点。比如《人在囧途》运用公路片和喜剧片的元素,讲述了一位农民工回家的路程,就是尊重了农民生活状态和观影需求的变异性,值得借鉴。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高小健进一步指出,创作者应该对农村生活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挖掘,比如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其中一部分打拼几年后又回到家乡,这样一来,把城市文化的一些东西带到了农村,无形中使农村社会以及农民的心理产生深刻变化,进而对农村建设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题材。(本报记者 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