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深海“姚之队”的故事

    ——写在海军护航亚丁湾三周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10版)

        为我人民海军成功护航、走向深海,海军某装备技术研究所动力室主任姚智刚及战友,在海军舰船装备监测诊断、新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等领域屡建奇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40多项,人称深海“姚之队”。

        同行连称“不可思议”

        以往对海上舰船“心脏”——发动机的磨损检测,是将其油样采集到岸基实验室分析,周期长、效率低、费用高。

        姚智刚决心为舰艇“心脏”“听诊号脉”,实时测试。这样,就能够全天候提供诊断和救治。

        对发动机进行动态监测,首先要过好柴油机磨损状态监测关。按传统的铁谱检测原理,探测器必须保持水平工作状态;而航行中的舰船颠簸频繁,极难满足工作条件。

        有专家在课题启动前断言:“异想天开。趁早‘收手’,免得日后难堪。”但姚智刚偏不信这个邪。终于,“姚之队”推导出“影响磨粒沉降的主要因素是磁场力”的结论,让任何条件下对舰船“心脏”实时在线监测的构想成为现实。对此,许多同行至今连称“不可思议”。专家们实船考核后给出鉴定结论:该课题多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监测仪整机功能指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潜艇蓄电池“复活传奇”

        潜艇蓄电池是常规潜艇水下机动的唯一动力源,其容量大、放电快、造价高、寿命短、换件难,且常因容量突降而提前报废,严重影响潜艇作战。“姚之队”迎难而上,开展蓄电池复原技术研究,书写潜艇蓄电池“复活传奇”。 

        400多个日日夜夜,数十次一线测试调研,数千项数据分析,数十批新试剂、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改良与革新,潜艇蓄电池复原新技术成功问世。这项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设计“急救120”

        为改变我海军编队出访及远海巡逻等机动修理保障水平的落后状况,“姚之队”主动请领“舰艇装备抢修方舱”研制任务。“时间就是战斗力。只有抢得时间,才能赢得21世纪的胜利”,姚智刚说。按照他的“抢字经”设计方舱,他们弄出一套集指挥管理、舰船机电修理、特装修理、电源、器材及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积木式”方舱组交付部队。

        目前,这种被官兵誉为新装备“急救120”的新型方舱组,能让新装备和舰船迅速恢复并保持战斗力。

        当代“庖丁解牛”

        姚智刚他们决心为海军舰艇装备量身打造全套“保健计划”。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姚智刚和张汝政、李彦强等战友研究上万册技术文件,收集大量现役装备的使用维修资料,请教数十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综合设计、建造、使用及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和实践经验,最终制订完成的预防性维修大纲,涵盖该型装备数百个子系统、近千套设备。“就好比是当代的‘庖丁解牛’,全系统都被我们分析得清清楚楚。”姚智刚说。而今,他们提出的某大纲制订方法,已成为海军编制舰船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通用方法。经过“姚之队”的不断努力,海军逐渐配齐整套新装备“修护供应链”,新装备维修护理有了独具特色的“体能”消耗标准,新装备保障维修器材标准化程度也实现历史性跨越。 

        (本报北京12月26日电 通讯员 王 玮 周怀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