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精品选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6日 14版)
    冰雪节吉祥物“雪娃”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于1961年创办,是我国创办最早、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会,被称为中国“三大音乐盛会”之一,现已成功举办了三十届。1996年第23届“哈夏”音乐会由国家文化部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两年一届,确定名称为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坚持“国际化方向,国家级水平,群众性参与”的原则,努力实现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相结合、国内文艺演出与国外文艺演出相结合、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突出中西、南北文化交融的特色。每届“哈夏”都要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业院团参加演出,举办各项国家级音乐赛事,组织全国性专项音乐理论研讨会及“哈夏”音乐会专题理论研讨会,开展“好歌大家唱”,“欢乐社区”等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哈夏”音乐盛会在国内外已产生较大影响,已经成为城市美丽的音乐名片。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国家冰雪节于1985年创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冰雪盛会之一。经地方立法,将1月5日定为哈尔滨人的节日。冰雪节以冰雪大世界、雪博会、冰灯游园会等冰雪活动为主要内容,举办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五大板块活动,其中,组织冬泳、冰球、雪地足球、、高山滑雪、冰雕、国际冰雕、冰上速滑等各项国内国际赛事。冰雪节表现了智慧、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民化严寒为艺术、赋冰雪以生命,打造出城市独特的冰雪名片。

     精品创作

        哈尔滨话剧院创作演出的《秋天的二人转》2004年荣获第十一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儿童剧《秘密在脚下》2005年主演侯冰玉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哈尔滨京评剧院创作演出的评剧《赵一曼》2006年荣获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演出奖,主演、舞美、灯光、道具、服装包揽五项大奖。松雷集团创作演出的音乐剧《碟》2008年荣获第二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特别奖。松雷集团创作演出的音乐剧《爱上邓丽君》2011年荣获第五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DIMF特别大奖和女偶最佳表现奖两项大奖。同时,音乐剧节组委会为表彰《爱上邓丽君》的出品方松雷集团对于亚洲音乐剧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特别在本届音乐剧节中设置了全新奖项——松雷音乐剧奖。 

     动漫基地

        平房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始终坚持以动漫原创为主导,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打造龙江动漫特色品牌。基地入驻企业已从最初的8家增至近300家,年实现销售额近50亿元,年生产动画能力超过3万分钟。在去年国家广电总局的动漫基地评比中,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位列第13位。截至目前,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生产了一批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原创动漫精品。其中,《帽儿山的鬼子兵》、《探索地球村》(第一、二、三部)、《雪娃》等8部原创龙江特色动漫作品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中4部作品已入选全国少儿节目及动画节目精品,3部作品获国家优秀动画片奖。

     文化展馆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探索创新办馆模式,积极采取扶持民间、引导行业、倡导社会、政府参与等办法,使政府、企业、个人一道成为推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建设者。2006年9月,市委301会议室被改造成公众展馆,常年设展,供市民免费参观。哈尔滨现有各类文化展馆64个,已接近国外发达地区每10万—20万人口拥有一座文化展馆的水平,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趋于合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