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上班就上手 到岗就管用

    ——浙江警察学院走出“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2日 12版)

        本报杭州12月21日电(记者严红枫 通讯员宫毅、徐林)在不久前结束的2011年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第三届本科生研会上,浙江警察学院08届国际警务班赴美留学区队包揽本届年会的所有一、二、三等奖项。而日前,该院申报的《应用型公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已获得省级教育改革和开放试点项目立项。这标志着,该学院在全国公安院校中率先提出以“校局合作”为主要标识和特色的“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取得喜人成效。

        公安学科是实践性的学科,但以往人才培养最大的弱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仅仅以学科为标准,而忽视行业对人才实用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导致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远离公安实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职业岗位适应周期较长,实战能力不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治安形势、犯罪特点变化,这样的人才培养现状缺陷更加明显。

        如何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对接实际需求培养卓越的实用型警务人才,该院大胆突破传统观念,提出了“3+1”和“2+1+1”人才培养模式。“3+1”模式,即学生入学后进行1年左右的培养,然后再分专业,强调通才和专长培养相结合;学生在校学习3年,到公安机关实习1年,强化学生的公安实战能力。“2+1+1”模式,即立足于培养卓越的国际警务合作和侦查、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学生在校学习2年,在国内外名校专业学习1年、1年公安机关顶岗实习。2007年,该院与美国山姆·休斯顿大学合作,创办了“国际警务合作班”。2010年,两校还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两个城市警察局共同设立了海外警务实习基地。国际警务合作班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在两种办学模式创新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让三个“1”的效益最大化。浙江警察学院引入了工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实施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校局合作”,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架构和实践教学环节在与公安机关的紧密合作中展开,做到学院和一线、教师和教官、课堂和现场、科研和办案的一体化。在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建立了60个教学实习基地和39个公安理论研究基地,实行“一对一”聘任实习指导教官,通过定期考核实习基地,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师资力量是高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让三个“1”效益最大化的纽带。该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推出了优化“双师结构”的新举措。一方面学院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师资培养、引进的新机制。每年派出多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美国纽海文大学(李昌钰博士所在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同时聘请一批知名专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和荣誉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另外,从2009年开始,学院在校合作单位选聘基层优秀业务骨干进校任教官,让他们把鲜活的实战内容带进大学课堂,将最管用的警务技能传递给学生。以他们为核心组建了14个教学团队,承担了17门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任务,实施了20多个实训实验项目,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师群体,让学生真正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实战知识。“驻校教官”制也破解了长期困扰公安院校的聘请兼职教官聘任周期不固定,担任的课程以讲座为主不系统,教学时间因工作忙不能确保等难题。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该院毕业生上班就上手、到岗就管用、警务实战能力较强。尤其是国际警务合作班学生综合素质高,外语水平好,国际警务合作业务熟,警务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2010年该院有400多名学生参加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多名学生在执勤中查获枪支弹药、毒品和犯罪嫌疑人,荣记集体二等功,6人荣立二等功,19人荣立三等功,6人被评为省世博安保先进个人,213人获得个人嘉奖。在历届“公安部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评选中,该院连续五年名列前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