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挂挡、倒车……这一连串的拖拉机驾驶动作,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托万克斯热木村三组村民阿孜古丽操作起来十分熟练。
记者来到托万克斯热木村采访,看见50岁的阿孜古丽开上才买不久的拖拉机,满载着一车牛羊粪,一溜烟地往自家地里跑去,忙碌着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在阿孜古丽家的地头,她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算今年的收成:秋粮种植5亩水稻,亩产达到800公斤,净收入6000多元;家里前年才盖的5亩温室大棚按每亩2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出去,年收入1万元;再加上丈夫和两个儿子在吐木秀克镇打零工,平均每个月至少6000元的收入,几项加起来,她家一年总收入有8万多元。
有谁想到,就在2006年,阿孜古丽一家生活还十分清贫。年迈的母亲身体不好,长期卧病在床,两个儿子无所事事,整天酗酒闹事。
就在阿孜古丽一家愁眉苦脸、饱受生活困扰的时候,新疆阿克苏边防支队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找上了门。
阿孜古丽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官兵们了解到家里的情况后,所长艾合买提紧紧握住她的手:“大姐,您放心,托万克斯热木村已经被确定为我们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定点创建的爱民固边模范村,您和乡亲们的日子以后会越过越好!”
“模范村,啥是模范村?”阿孜古丽听了一头雾水。艾合买提看到阿孜古丽的疑惑,笑着说:“阿孜古丽大姐,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是我们帮助乡亲们致富的一项举措,您就等着看吧!”
2007年3月,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在托万克斯热木村委会办起了农民夜校,每周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讲授农业种养殖知识。艾合买提更是亲自兼任了托万克斯热木村党支部副书记,主动与村党支部成员谈心交流,引导他们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带领村里各族群众发展生产。
在边防官兵的帮助下,阿孜古丽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顺利在吐木秀克镇找到了工作,并向银行贷款盖起了温室大棚,种起了反季节蔬菜,家里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好。(本报记者 王 瑟 本报通讯员 李德模 王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