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小区管理难:设施老化,卫生整治难,居民家庭情况复杂……初冬的早晨,记者来到上海宝山区庙行镇共康七村。这个小区虽有些年头,但绿化整洁,道路干净,一切井然有序。
领着记者参观的共康七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温广救是个率直的“80后”小伙,几年前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就踏上了社区工作的岗位。和他搭档的是热心的居委会主任董凤秀。
“去165号楼看看吧,这两天墙该修得差不多了,快过年了,得加点紧。”在董凤秀的提议下,我们敲开了5楼住户李家鸿的家。李家鸿和老伴热情地将我们让进了屋。“多亏了居委会领导的关心。趁着天气好,他们把渗水的屋顶和墙面都修好了。这已经修了第三回,很快就不用打地铺啦。”李家鸿说。
原来,今年夏天,一场大雨灌了6楼住户的阳台,水漏到楼下的李家鸿家,让他们家损失惨重。得知情况后,居委会立刻联系物业进行抢修,考虑到当晚没有办法住宿,镇政府值班室主动提出把值班室腾出来给居民住。
“摊上这样的事情,真是挺窝心的。可遇上这么好的居委会,这么好的镇政府,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李家鸿说。一场原本可能导致邻里纠纷、居民不满的事情,在共康七村服务团队的真心付出下化为无形。
温广救告诉记者,今年镇里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试点,组建了17支由机关干部、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村民小组长(楼组长)骨干、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共同合作的服务团队,在各村、居民区划分了104个责任区。
“谁说老小区管不好,关键是要开动脑筋,集合各方力量想办法,带着真心办实事。”董凤秀说。共康七村的服务团队建立了定期反馈制度,将问题逐一整理,明确解决方案和责任部门,分类攻克。大半年下来,小区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居民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不少。
目前,庙行镇组团式服务团队的成员达350余人,今年4月以来已走访家庭两万多户,收集意见诉求330余条,解决问题220余个,用脚走出了一张“为民地图”,用真心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