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印度河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在巴基斯坦交替发展,积淀了巴基斯坦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巴本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越来越模糊,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近年来,巴政府特别注重在下面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加强传统民族文化的展示与对外推介力度。为保护巴文化和民间遗产,政府对大型博物馆实施保护性开放,通过展示古老艺术珍品和考古发现,教育并激发巴人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记者在巴各地采访中发现,许多巴著名大学内都有向公众开放的文化、考古成就展览。除固定的博物馆和展览室外,巴政府还举办各种旨在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短期展览会,包括雕版印刷、刺绣、棕叶和秸秆工艺品、纸工艺品、蓝陶和骆驼皮制品等,同时邀请一些手工艺人进行现场表演,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艺术启蒙教育。巴总理基拉尼多次强调,政府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改善传统手工艺人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手工文化艺术展是认识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的机会。
其次,借助国外财力研究并传承古老文化遗产。由于本国财政有限,为获得其他国家的资助,巴政府支持外国专家到巴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共享。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挪威政府基金会和巴政府正在筹备一项“文化资产地图”工程,旨在建立“巴国家文化资产数据库”。
第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根基。强化和使用本民族语言——乌尔都语言的使用与研究是巴政府近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重点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巴基斯坦推进乌尔都语的普及工作。目前,乌尔都语不仅被巴电视和广播使用,巴99%以上的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都在使用乌尔都语。巴政府通过对外广播节目,将乌尔都语向巴基斯坦人侨居的60多个国家传播。
第四,通过与现代音乐的结合来保护传统音乐。记者注意到,巴基斯坦人喜欢在餐馆中安排一支规模大小不一的乐队,简单的乐器加上一两名歌手演唱,虽然规模很小,也没有舞台,但顾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巴的传统民间艺术。此外,民间艺人的表演也可以衬托各类庆典活动的喜庆气氛。为应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冲击,一些巴流行音乐制作人正在创作一些新的音乐形式,将巴本土文化融入西方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形成传统和现代、本土文化和西方音乐的交融。例如,近来风靡巴基斯坦乐坛的吉他歌手贾维德和伊斯梅尔·汗,就是因为用西方乐器演奏巴传统音乐而声名鹊起,吸引了大批“粉丝”。
当然,由于巴尚缺乏总体的文化传统保护规划,使得一些对传统文化的经常性保护措施难以为继。此外,巴考古工作者流失到海外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化古迹保护的不足。(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