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教学文化的回归乃大学之本

    ——访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6日 06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社会文化高地,其特有的“教学文化”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出怎样的支撑、辐射和引领作用?日前,记者就此专程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

        新闻故事:10月19日,第十二届“挑战杯”落下帷幕,南京师范大学再次捧回“优胜杯”,并实现了历史新突破:六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该校还荣获了“高校优秀组织奖”。

        记者:南师大人才培养的成果令人欣喜。有学者认为,随着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的愈加兴盛,教学正沦为大学教师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负担性工作。您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文晓明:大学从根本上说有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这四项功能用“一体多翼”来概括比较确切,即人才培养为体,其余三项职能为用。之所以强调人才培养在高校职能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因为人才培养是高校所特有的功能,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靠高校来培养,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可以由其他机构来代替。

        教育和文化紧密结合,“教”既是文化科学知识的“教”,更是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水平下降等“短板”以及围绕科研而产生的跑项目、学术吹嘘等“潜规则文化”。我们要鲜明地树立教学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教学文化为核心,让教学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呼唤回归人才培养、回归大学的本源——教学,这是我们对大学之本源的坚守。

        新闻故事:12月6日下午,南师大在敬文图书馆西报告厅举办了关于“鲁迅与日本作家”的报告会,主讲人是从日本远道而来的东京大学文学部中文研究室教授、著名学者藤井省三,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今年1月至今,该校举行的各类高规格讲坛、报告会已近300场。

        记者:传道、授业、解惑,一场场精彩的报告成了南师大传承教学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文化”的确切内涵?

        文晓明:教学文化是高校社会亚群落中的一种典型文化,是展开师生教学实践的前提,不仅可以激活和创造师生之间分享资源、传递信息、理解知识或生成新知识等方面的行动,更营造着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大学校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师生们不谈股票、金钱、消费就可能被视为异类,大学话语与市井言谈已无本质区别。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还会有多少关于“人类命运”、“科学与真理”的思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努力营造了全校关心教学、投入教学的文化环境,我们不会为“发展”而放弃原则,为“生存”而改变信仰。

        新闻故事:南师大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在全校推进研究性教学工作。2010年该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设置了4个机构:名师工作坊、教学沙龙、教学咨询室和新教师研习营,全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已步入正轨。

        记者:从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到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的系统实施,南师大在教学文化实践方面积累了怎样的经验?

        文晓明: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有机结合”:

        一是教学文化建设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我校率先引入“发展性评价”机制,在教学考核中延长评价周期,强调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在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是教学文化建设与增强管理的服务性有机结合。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才能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围绕教师需求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师生共同的幸福感成为教学文化的真正内涵。

        三是教学文化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有机结合。教学团队建设以“自己人”的心理暗示和共荣辱的组织特性,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借助集体的力量提升自身教学实践水平。

        四是教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学校通过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专业帮助,提高了他们在教学上驾驭洞悉和灵活应对的综合能力。(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连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