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楼一幢幢,雄伟壮观真漂亮。环境优美飘花香,白杨垂柳一行行……”一唱起这孟家庄小调,年逾古稀的王秋路老人脸上就泛起了红光,“我是咱孟家庄小调的传人,一直想把这一块儿搞起来,总感觉力不从心。近些年可不一样了,有了村里的支持,咱这祖传的宝贝,又红火起来了!”
孟家庄,一个位于河北省定州市西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多年来在文化建设上的热情和追求从未间断。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对群众文化的关注和支持,更表现在对村庄历史文化的梳理和发扬。
在村里,活跃着一支60多人的文艺队。不管农忙农闲,得空时总要演上两场。演出的形式,除了小调,还有定州大秧歌、大鼓书乃至流行歌曲等各种自娱自乐的节目。
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王福海,负责每次文艺演出的组织工作。“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一听说有活动就赶来帮着出主意。每逢演出活动,周围村庄的很多人都会过来看,最多的时候能有五六百人。”
会唱小调、会拉板胡的王秋路老人,从教师岗位退下来以后,一直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骨干,对这些活动有很深的感情:“自从组织了这些活动,大家的心情好了,笑脸多了,参与赌博的人也少了。”
村民说,为了能开展好村里的文化活动,村里从很多方面给予了支持。比如在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为文艺队的演出提供了场地;村里文艺队的乐器和服装道具,除了几个是村民自己带过来的之外,大部分也是村里购置的。
因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搞得好,镇里还特意把镇文化站设在了孟家庄,成立了“农家书屋”,没事的时候,这里就成了镇里村民休闲阅读的去处。(本报记者 刘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