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9日 星期五

    10年轨迹

    两个义乌人的十年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09日   07 版)

        十年前,浙江义乌人金丽仙白手起家,尝试进入外贸行业;十年前,在金华做货运代理的盛铭成天苦恼于手中只有十几个集装箱的生意。

        “我的公司是1997年成立的,是金华地区成立最早的一家货运代理公司,而义乌那会儿还没有自己的外贸公司。当时,小商品市场一个月也就只有几十个集装箱货柜,通过不同口岸出口海外。”回忆起当时,盛铭备感艰辛,“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品种多,有人形象地说,义乌一个集装箱柜运到国外直接就可以开一个小型超市。”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盛铭敏锐地感觉到了变化,手中的几十个集装箱渐渐变成了千把个,小商品市场上也开始有了老外的身影。

        就在这一年,金丽仙开始“试水”外贸市场,成立了义乌扬翔货运代理公司和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那会儿义乌还没有海关机构,我们得到上海、宁波口岸报关出口。”金丽仙说。

        2002年,为了支持义乌外贸市场发展,金华海关成立了驻义乌办事处,提供办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转关等一条龙服务。“在第一天办理业务的六个集装箱货柜中,有四个是我公司的。”金丽仙回想起那一天,露出自豪的神情。与此同时,在严密监管的前提下,海关针对小商品的特点,推出了“门到门”监管模式,主动上门为企业办理出口手续。

        义乌小商品出口的规模增长一日千里。到了2005年,义乌65%以上的经营户都承接外贸业务,发展了20多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誉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市场。

        “这几年小商品出口呈井喷式发展。”盛铭说。据海关统计,2006年义乌小商品出口集装箱为30.2万标箱,到2010年增长至57.6万标箱。

        如今,在义乌雪峰路,每到下午三点左右,就有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从雪峰路上的国际物流中心海关监管站开始,往北延绵几公里排着密密麻麻的货车,等待着海关的通关检查。在义乌稠城街道十里牌村,一座新的内陆口岸场站已在建造。

        入世十年,曾经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如今已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小商品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到“买全球货,卖全球货”,义乌市场正逐步转型升级,成为全球国际小商品集散地和展示台。

        走过十年,盛铭的公司目前已发展为一级货运代理企业,高峰时一天能出150余个集装箱,常常要为人手不足而发愁。

        而金丽仙已经是一家集国际空运、海运、快递为一体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老总。谈起投身货代行业的这十年,金丽仙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赶上了中国外贸迅速增长的年代,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