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说说看病的事13

    “健康快车”探访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7日 09版)

        中国唯一流动的、专门从事慈善医疗活动的眼科火车医院“健康快车”日前驶抵云南省楚雄州东瓜镇,计划为当地1000例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10月27日,就在本报记者去探访的前一天,火车医院已经开始顺利地开展手术。

        列车上的手术台

        地点:健康快车

        这是一座由4节火车车厢改造的医院,依次由会议室、宿营车、手术室和病房组成,会议室还兼有餐厅的功能。

        上午九点三十分,手术车厢内,两台白内障手术同时紧张有序地进行。“注意!这个动作称为‘撕囊’,就好像在‘口袋’前表面开个O形口,用超乳头将晶体核打成小碎块吸出……这是扩口后放入人工晶体,调整位置,用膜覆盖住切口,不必缝合。”操作医生是来自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眼科医生齐虹和陈慧瑾,为记者讲解的,是同样来自该院的医生洪颖。听车长万翔说,车上有4名医生、8名护士,除了北医三院派来的两名医生、两名护士外,当地医院也配备了医务人员前来学习、帮忙。

        在列车的手术准备区,护士长陈樨忙得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和在院里肯定不一样!院里是白班夜班两组做,上车后要统一带基地护士来做,如果不是眼科专业的护士,还要手把手地教——一个人要干两三个人的活。”不过,陈樨说自己是自愿来的,“希望能对个人的能力有个提升吧”。只是当聊到四岁半的女儿时,她的眼圈红了。

        彝族阿妈笑了

        地点:楚雄市关爱眼科医院

        在儿子罗启才的精心陪护下,59岁的彝族阿妈罗二丫安静地躺在基地医院的病床上休息。她是昨天“健康快车”的第15位手术患者,经过一晚上的车上留住观察,今天上午11点被转送回基地医院。如果一切体征正常的话,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阿妈家住在姚安县小苴村,家里6口人——老两口、儿子儿媳再加两个娃娃。娃娃读书一年花销好几千块,家里为此借了不少钱。3年前,阿妈的右眼不幸患上了白内障。此次“健康快车”开进楚雄,给阿妈带来了重见光明的机会。

        手术的效果非常好,听罗启才说,原来阿妈的右眼看东西模糊得很,连手指头在眼前晃都分不清有几个。“现在好了,你在床尾那里伸出几根手指头,她都看得清楚。”

        阿妈平时讲彝族语,汉语只会说“谢谢”,因此,今早拆掉纱布后,她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重见光明的喜悦,使得纯朴的彝族老阿妈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王珍从的期待

        地点:东华镇新柳村

        只等残联的通知一到,62岁的王珍从老人就可以去“健康快车”做白内障手术了。

        这是地处滇中腹地的一户普通人家:全家6口人,王珍从与老伴同大闺女、两个外孙一起生活,姑爷去大理打工了,人均年收入1200元左右。8年前,借着一次公益活动的机会,市医院免费给王珍从患有白内障的左眼做了复明手术。谁知两年前,右眼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从今年起什么都看不清。

        “要去做手术了,心里高兴得很!”生活的不便再加上经济上的困难,让王珍从对能让“健康快车”的北京大夫做手术充满了期待。

        一天半的探访下来,让记者对“健康快车”的医疗慈善作用与社会公益性有了近距离的感受: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来时怀揣着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心情紧张而纠结;而当光明真的如约而至、有如奇迹降临一般时,其激动、兴奋之情可想而知。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医护人员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本报记者 张 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