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30日起,本报在一版“走基层·公民道德”栏目刊发消息《“妈妈是为救人才躺在这里的”》,并在二版显要位置连续推出《患者千里传书 感谢好人吕明玉》等系列报道,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一些读者在看了本报吕明玉系列报道后认为“好人终会有好报”。他们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吕明玉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从没有计较代价和后果,她心中只有“如果我不捐,她的家庭将失去一个妈妈”、“如果我不救她,一辈子不会心安”。
文登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立杰说:“人们常为一些好人因为善举而深陷困境而唏嘘感慨,这使我们自己献爱心之前便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吕明玉两次‘义捐’值得我们思考,其实奉献本来就该多一分无私,少一些计较。”在好人与普通人之间,距离并不遥远。
文登市电业总公司总经理吴学忠说:“结合媒体的集中报道,电业总公司在全系统开展向吕明玉学习活动。作为电业人的优秀代表,吕明玉身上集中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勇敢坚强的精神,每个电业人都应该向她学习,做好人并不难。”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温洲说,自己是一名文登人,每天都通过网络关注着家乡的人和事,看到光明网关于吕明玉的系列报道后,自己为有这样的家乡人感到自豪。他说,他已把吕明玉的报道全部收集起来,并译成英文,向身边的异国朋友介绍,让他们了解“爱心中国人”的形象。
文登市委书记张竞说:“文登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着博爱、奉献的社会土壤,在吕明玉身上,心地善良、淳厚朴实、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表现得更为突出。希望通过宣传和弘扬这种典型模范事迹,把奉献精神传递到城市每个角落,引导带动全市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
11月3日,文登市领导亲切看望了吕明玉,并为她送去了鲜花和慰问金。吕明玉被评为“文登市十大杰出青年”。现在她还是“文登市十佳文明市民”、“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之一。文登还将在全市组织学习她的事迹。
捐款近10万元,先后资助过15名贫困学生的山东省道德模范、文登市环卫工人李玉坤说:“吕明玉太了不起了,听了她的事迹后,我备受鼓舞,自己今后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电业总公司职工林海龙还将光明日报的连续报道收集起来,带给家人阅读。林海龙说:“当我们要迈出奉献这一步时,有时也会犹豫,这时最需要的是亲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励,看到吕明玉的报道后,父母和妻子都很有感触,假如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表示非常支持我做个和吕明玉一样的好人。”(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汝辉、王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