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加嘹亮地吹响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文化强国挺进的号角。这次以文化发展为主题的中央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重要论断的提出、重大战略的部署,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创文化辉煌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次全会所做出的这些论断,深刻把握了文化与价值体系的深层结构,凸显了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核心意义,阐明了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战略支点,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价值体系是文化之髓。文化是受价值引导的体系。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价值观都扮演着文化核心的角色,决定着文化的根本性质、基本气质与深层的意义世界。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这种内在结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同时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是检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程度的核心尺度。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这种内在结构也昭示我们,文化的力量生发于其所蕴含的价值体系的力量。任何一种文化软实力资源,能否生发出吸引人、激励人、感召人的魅力,成为真正的软实力资源,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能够激发起人们激情、渴望和梦想的力量。概言之,文化的力量因价值而生,也以价值为用。没有价值体系的强劲确立,文化便缺乏力量,便没有文化大国,也没有文化强国。
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兴国,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兴国需要价值引领,离不开价值支撑。在新中国即将宣告建立之际,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上,毛泽东同志豪迈断言:“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进程中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根本原因正在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先进价值体系的引领,作出了正确的价值抉择。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中国人民奋力兴国的实践征程,从不同角度反复验证着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复杂,面对国内改革和建设的纵深攻坚,中华民族要继续推进兴国大业,尤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凝神聚魄、激扬士气。
我们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的是,国兴则魂强。与此相应,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整个文化建设一样,在当下的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需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之所以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根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发展及其生机活力的蓬勃展现,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实践营养及丰富的事实证明,从而使价值体系的建设步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同样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根据所在。在谈到约瑟夫·奈关于文化吸引力和软实力的观点时,亨廷顿曾有如是评论:“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呢?如果它们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与影响时,它们就是有吸引力的。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下降会导致自我怀疑、认同危机,并导致努力在其他文化中寻求经济、军事和政治成功的要诀。”当代中国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无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的自觉自信奠定了强大的硬实力基础,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的不断增强。
国兴则魂强的道理,既启示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兴国的进程中强魂;也启示着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看到机遇并把握机遇,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总结新经验,汲纳新营养,充实新内涵,阐扬深义,彰显魅力,从而更加优美地奏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提振兴国之魂,强劲文化国力。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征稿邮箱 ourpoint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