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铺开中华文化发展的美丽画卷

    ——本报“文化中国发展报告”赢得热烈好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31日 01版)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本报策划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文化中国发展报告”,以每个省市区一个整版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对各地文化发展成果进行全景式报道。截至今日,共有辽宁、河北、重庆、北京等十多个省市区的报道与读者见面,其他省市也将于近日陆续刊出。

        连日来,各界读者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些报道的赞扬与喜爱,盛赞其“铺开了一幅幅精美的地方文化发展画卷”、“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色添彩”。

        “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大平台”——创意好、立意高、作用大

        一拿到光明日报,先翻找当天的“文化中国发展报告”细细品读,成了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傅道彬这些天来的习惯。“这个版面的策划很有新意,视野开阔。我们不仅是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更是文化中国。只有依靠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强国,国家和民族才能更有精神、更有力量。”傅道彬由衷地说。

        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康太把每期“文化中国发展报告”比作一个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舞台”,他感叹:“中国文化是多样文化,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使中国文化斑斓夺目、精彩无限。感谢这个版面,让我们通过报道,看到了中国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不同侧面和最新发展态势。”

        “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大平台。”这是专家学者们给出最多的评价。“这些文化发展报告集中展示一个时期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的成果,形成‘亮点链接,聚合裂变’,把一道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大餐’打造成一席色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当代中国文化盛宴,实现了各地文化发展在比较中相互借鉴,在借鉴中共同提高的目的,可谓极富创意又正逢其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梁跃民说。

        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深有同感。他认为,报道对文化发展成绩的总结十分重要,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比较与借鉴。“近些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精品佳作频频进入百姓视野,值得回顾。在同一平台上集中展示,使各省文化发展无形中形成了百舸争流的态势,这有助于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冷静面对荣誉与不足,从其他省市文化建设的新成效、新经验中吸取精神养料与智力支持,为下一阶段的积极探索提供强大动力。”

        “文章内涵丰富,版面舒朗大气”——内容实、栏目新、版式美 

        报道扎实,版式精心,灵动美观,这是读者们拿到“文化中国发展报道”版面后的第一印象。

        10月11日,“文化中国发展报告”第一期“辽宁篇”亮相,正值辽宁党代会召开期间,报纸送到代表房间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样的报道令人耳目一新、备感振奋。“文章内涵丰富,版面疏朗大气,地方特色浓郁,图片生动精彩。”代表们认为这是一次独具匠心、打破常规的创新之举。

        “版面下设的‘文化发展大事记’、‘ 数字与事实’、‘ 一方风情’、‘此情此景’、‘人文地平线’等栏目非常有特色,特别是‘专家点评’,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版面也赏心悦目。真心期望这些栏目能够坚持下去,期期出新、出彩,”赵康太说。

        江苏的两位读者结合本省文化发展实际对这组报道给予了高度肯定。“这种报道形式不但反映了江苏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反映出江苏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吕方说,“江苏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江苏优秀历史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内在支撑。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这些都在报道中得到了准确而充分的体现。”南京清凉书画研究院首席学术顾问顾颖则认为,文章概括了江苏近年全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努力和成效,“对此,我们这个成立不久的非营利机构也有深切的感受。正如报道展现的那样,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扶持,离不开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让我们充满力量和希望”——提信心、明方向、促发展

        “‘文化春色倍还人’——看,这个标题多好,给人信心!”10月16日,阅读了当日本报刊登的“文化中国发展报告·吉林篇”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化学家曹保明高兴地说。在他看来,文化繁荣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我们的文化,让我们充满力量和希望,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民族正阔步前行在世界文化之林。”

        山东歌舞剧院院长肖冬表示,10月18日“文化中国发展报告·山东篇”深深触动了他:“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文艺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身上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二为’‘双百’方针,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回报社会。”

        “吉林省文化发展,尤其是歌舞发展的成绩着实令人欣喜。”吉林省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春梅表示,“我们的剧目《长白神韵》上了光明日报,身为歌舞百花园中的一枝,我们深感荣耀,今后会更加努力地艺术地抒发对白山黑土的热爱。”据刘春梅介绍,近年来,吉林省歌舞团还多次参加公益演出和送戏下乡活动,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关注这些报道的读者不仅仅来自文艺界。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也对此充满兴趣,他表示,看了几期该系列文章后,深感肩上责任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创新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大学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使命,理应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孵化器和辐射源。”

        “‘文化中国发展报告’在打造了文化展示、交流平台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文化现象。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愿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多地涌现!”文化界充满期待。

        (本报10月30日电 记者王斯敏、郑晋鸣、耿建扩、曾毅、毕玉才、赵秋丽,本报特约记者张士英、任爽、孙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