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郑书明是重庆市黔江区麻田坝水泥厂的一名抽水工。20年来,郑书明累计资助附近的300余名农村孩子上学,资助金额超过30万元,自己至今蜗居在不到1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里,即使胃病和类风湿病越来越严重,也不愿去医院治疗。
这场持续20年的爱心行动,源于一次偶然的“帮忙”。1992年,郑书明的一个亲戚要外出务工,请他帮忙照顾一下12岁的孩子。因为住的地方太小太简陋,郑书明有些犹豫,但又实在不忍心这个孩子无人照顾,于是让他住进了自己的工棚。
这个孩子刚住进来就对郑书明说,班上有个同学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上学要打着火把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中午也没有午饭吃。郑书明要孩子赶紧将那个同学带到工棚来住。
工棚里的“爱心旅馆”就这样开张了。最多的时候,“爱心旅馆”同时住了20多个孩子,有些人是同学带来的,有些人是老师介绍来的,还有一些人是听说后自己找上来的。孩子们在郑书明的简易工棚里吃住、学习、玩闹。“人太多了,煮饭和吃饭都要分批,像农村办酒席那样。大家都打地铺,可以多睡几个人。”曾经在“爱心旅馆”住过几年的李石全,对当年的情景记忆深刻。
吃住的孩子多了,郑书明很快入不敷出。为确保不“断供”,他自学了修磅秤的技术,白天在水泥厂抽水,下班后就去煤场修磅秤,有时一个晚上要走四五个煤场。这样每月能挣到四五百元的工资。
上世纪90年代,原来的水泥厂改制,郑书明“买断工龄”获得了3.2万元。没有多久,这笔钱就被郑书明三百五百、一千两千地取出来,一分不剩地资助给孩子们了。钱最紧张的时候,孩子们的米饭和荤菜没有断过一顿,郑书明却连续吃了一个多月的烤红薯,从此落下了胃病。
抽水的工作很辛苦,别人都不愿意去,只有郑书明一直坚持做,因为干这份工作有几块钱的岗位补贴。抽水站所在的山谷环境险恶,空气潮湿,湿衣服一穿就是一整天,时间一长,郑书明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和皮肤病。
因为宿舍太小,条件太差,郑书明与农村的妻子一直两地分居。这些年来,为了照顾“爱心旅馆”的孩子们,他经常十天半月才回家去看看,而且一分钱也没有带回去过。“我给她讲清楚了,我不能放弃这些孩子,她很支持。”郑书明说,现在的好政策解除了孩子们读书的后顾之忧,自己资助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去年还添置了一台冰箱。这个不善言辞的汉子欣慰地说:“这时候过过好日子,我才能心安理得。”(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特约记者 李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