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到人民中间寻新闻的根

    ——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编辑记者革命老区行活动回眸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8日 16版)
    2009年7月16日,记者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采访老前辈。 苏泳任摄
    2009年8月22日,编辑记者在井冈山 走红军挑粮小道。 王建军摄
    2009年8月24日,在江西瑞金红井周围,记者争饮井水。 付毅飞摄
    2010年5月2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青年编辑记者聆听讲解。 王玉娟摄
    2011年8月3日,记者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办公厅参观采访。杨晋峰摄

        “有这样一群人在一遍一遍地读我们的稿子,那我们就知道以后应该去写怎样的文章,去回馈他们,去反映他们的生活,去表达他们的心声。”前不久,一篇题为《喊着下盘石,我们哭了》的报道刊登在光明日报一版头条,记者满怀真情,回顾了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的经历和感受,深深打动了读者。

        按照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近几年来,中国记协和全国“三教办”组织了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等活动,旨在推动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验生活,接受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教育,贯彻落实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来自30多家中央新闻单位的40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革命老区农村、厂矿企业、街道社区、医院、派出所、林场,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参观党的新闻工作的发源地、纪念地,深入调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编辑记者们反映,每一次参观学习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都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都得到新的感动和启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终身难忘。

        “编辑记者走进革命老区,去体验生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是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创新载体,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好方法。”全国“三教办”主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说,“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走转改’作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强群众观念

        “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和他们同吃住,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找到‘根’。”农民日报记者李海涛回忆起“延安行”给自己带来的感悟,至今难忘。

        两次延安行,编辑记者住窑洞、睡土炕、吃小米,走进果园、大棚、猪圈,拿起锄头,赤脚下地,学习农业劳动技能,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80多岁的老大爷拉着记者的手说:“70年前,八路军来村里住过;40年前,北京知青来村里住过;现在,记者娃娃们又来村里住了,党和老区人民心连着心哩。”

        在江西瑞金,参加“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的新华社记者凌晨四点多与农民一起进城卖菜,临行前,老大娘还像当年送红军一样给记者装上鸡蛋和花生。在犹江林场,编辑记者自发凑钱购买了7台收音机和2台电视机赠送给偏远护林点上的工人,并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关注林业工人,为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老区,编辑记者住进当地10个村。记者写道:“群众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大妈把土炕收拾得干干净净,大叔手把手地传授农业技能。”

        群众质朴的言行、真挚的情感点点滴滴融入编辑记者心中:“虽然只住了几天,但我们的牵挂是两三年,乃至二三十年,这里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将牵动着我们的神经,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的根。”

        一首记者自编的小诗在大家手机中传递:“三项教育延安行,娃娃记者认亲,贴近老区人民,思想寻根问宗;爬高坡,吃小米,睡土炕,身体更加健康;望星空,听蛙鸣,话农桑,心里更加透亮;住窑洞,扭秧歌,唠家常,落笔更有导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马闯说:“与基层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行胜千言,比多少次开会听课都来得真实、来得亲切、来得发人深省。”

        回顾历史,深入实际,认清责任使命

        在每次活动中,组织者都为队员们精心安排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实地调查采访。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艰苦奋斗的历史,革命老区的喜人变化和发展前景,给编辑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是“百名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在井冈山的一项活动。翻开当时的新闻报道,这次不同寻常的行程带来的体验还是那样清晰。新华社老编辑董跃武说:“那条长达4.8公里的崎岖小道,我们徒手行走,好不容易才坚持走下来,可想当年红军将士挑粮行走是何等的艰辛!红军战士心中有革命目标,无论多苦,他们都能坚持下来,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沈卫星认为,井冈山精神内涵丰富,最为深刻的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我们从事新闻工作同样需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才能不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

        延安干部学院赵耀宏教授给队员们专门讲授《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让编辑记者们听得入耳入心。新华社记者陈元说:“我们既是采写报道的记者,又是接受教育的学员,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者。”

        “村里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用上太阳能,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科学发展观焕发的巨大力量,给编辑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体会到的不只是革命精神的‘原生态’,更感受到这种精神对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强大作用力。”中央电视台记者艾达说。

        在西柏坡,科技日报记者吴琼有了新的思考:“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坚持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更具有时代紧迫性和重要性。”编辑记者们表示,今后要通过笔和镜头,多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多展示新中国的社会发展成就,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重温优良传统,树立正确新闻观

        参观清凉山,是每次“延安行”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里作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等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创期,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窑洞前,原延安日报总编辑苏若望同志讲解延安时期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严格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把客观事实作为报道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对于刚刚踏入新闻工作门槛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教诲受用终身。“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来说,延安是一个圣地。”人民日报记者冀业说。

        西柏坡,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关内第一张城市党报《石家庄日报》的创刊地;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解放军画报》、《中国青年》、《人民邮电报》等在这里实现了根本转折和重大发展,第一次对国外播音发射、第一次全国实况转播、第一部有声战争新闻纪录片以及众多各类媒体的创刊都发生在这里。

        在江西瑞金叶坪一苏大革命旧址群,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李雪昆说,“当年办报用毛笔、砚台、土纸,今天用电脑、手机,工作条件大大改善,新闻传播的形式改变了,但新闻工作的精神本质不会变。与前辈相比,我们有什么资格抱怨工作条件‘简陋’?”

        编辑记者感受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忠诚、信仰和责任。

        每次延安行,这样的仪式都深深刻在编辑记者的心中:在毛泽东同志“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前,他们庄严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参观清凉山,是每次“延安行”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里作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等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创期,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窑洞前,原延安日报总编辑苏若望同志讲解延安时期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严格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把客观事实作为报道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对于刚刚踏入新闻工作门槛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教诲受用终身。“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来说,延安是一个圣地。”人民日报记者冀业说。

        西柏坡,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关内第一张城市党报《石家庄日报》的创刊地;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解放军画报》、《中国青年》、《人民邮电报》等在这里实现了根本转折和重大发展,第一次对国外播音发射、第一次全国实况转播、第一部有声战争新闻纪录片以及众多各类媒体的创刊都发生在这里。

        在江西瑞金叶坪一苏大革命旧址群,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李雪昆说,“当年办报用毛笔、砚台、土纸,今天用电脑、手机,工作条件大大改善,新闻传播的形式改变了,但新闻工作的精神本质不会变。与前辈相比,我们有什么资格抱怨工作条件‘简陋’?”

        编辑记者感受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忠诚、信仰和责任。

        每次延安行,这样的仪式都深深刻在编辑记者的心中:在毛泽东同志“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前,他们庄严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2009年“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宣部原副秘书长、活动总领队魏地春说:“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思念、带着牵挂回去,我们的心将永远和延安和安塞的乡亲们在一起。”饱含深情的话,代表了参加“延安行”活动全体编辑记者的心声。

        “延安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真正的新闻应该用脚去写,真正的新闻应该是从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法制晚报记者杜晓深有感触。

        陕西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说,这是一次生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我们地方宣传部门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开拓了思路。

        “延安行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坚守的新闻职业道德;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三项学习教育’的意义;让我们体悟自己作为新闻人的使命——做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闻工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陶姿璇说。

        “井冈行”让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悦的心情难以平静。她说,要将红色歌曲《十送红军》设为自己的手机彩铃,“我从小就很喜欢这首歌,这次听老区人民演唱,太悲壮了,太感人了,我几次掉泪。今后要在节目中更多地反映老区精神、老区风貌。”

        “编辑记者到革命圣地学习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全国“三教办”副主任孙兆华说,“青年编辑记者是新闻采编工作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我们会继续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加强培训和引导,使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本报记者 柴如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