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走转改”缘何新风扑面?

    本报编辑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5日 01版)

        今年8月起,中央部署全国新闻单位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两个多月来,翻开报纸,打开广播、电视,受众发现,“走转改”栏目最抢眼:许多新鲜事、新面孔、新鲜词不断映入眼帘。这里的“新事儿”不是各种八卦新闻、名人轶事,而是百姓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新脸儿”不是当红歌星、影星的面孔,而是基层劳动者的音容笑貌;“新词儿”不是那些流行的网络用语,而是百姓的家常话、心里话。

        活动开始不久,人们在中央电视台一则“走转改”节目中发现,记者不是像过去那样,手里举着话筒,面对着被采访者,而是俯下身子,背起竹篓,边干活,边采访。内容也不是简单描述,而是带着感情,让农民说旱灾给他们带来的困难,让干部说怎么为群众服务。《朝闻天下》连续播出了一组报道,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记者与乡干部一起,徒步跋涉了近200公里,走山路、攀悬崖、趟冰河、过碎石滩,去皮里村接42个上学娃,感动了亿万观众。

        湖南某村的村民,看到电视里播出村里的画面,大家熟悉的主持人蹲在地头,顺手拔出萝卜,一边吃,一边向观众介绍这里的蔬菜滞销,为农民寻找销路。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和亲切。

        知道浙江丽水市莲都区的农民正为2.5万吨的桃子销售发愁,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工作站”的记者迅速报道、牵线搭桥,半个月帮农民卖出去1万多吨桃子。

        北京晚报“走基层”记者报道了一件身边“小事”,木樨地一个小区5户居民上厕所要“拎着凳子,打着手电,点着蚊香”,因为那里的厕所实在是太不方便。这条新闻迅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人民日报的记者,通过扎扎实实的采访,写出了《一个西南小镇的巨变——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工作方法的调研报告》,详细介绍了文建明创造的“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为乡镇基层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

        像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上。面对新闻界这一生动活泼的喜人变化,人们赞叹:新风扑面!

        前不久,中国记协搞了一次大规模检查调研,回来后他们感慨,媒体的变化确实很大。新闻单位纷纷设立基层联系点,领导带头下基层,制定了鼓励编辑记者下基层的举措。新闻单位的作风在转,转向百姓、田间、社区、企业、学校;转向连队、山村,转向多年默默无闻的角落;文风在变,变得朴实、扎实、真实,变得清新、简短、明白如话,变得好看了。提倡了多年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这项活动体现在各类媒体上,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面对媒体发生的新变化,老百姓赞赏有加。走基层的记者回来说,以前很少感觉到,老百姓见到我们那么亲。在陕北下盘石村住了五天的光明网记者张璋说,“刚来的时候还在想,什么时候能不用上那种旱厕,再不用为洗头洗澡发愁。但回去那天,拉着我们家大娘的手,心里特别特别舍不得。大娘也拉着我的手说,现在的交通那么发达,要常回来看看啊”。基层的读者们捎话给记者,“那些报道看起来可亲切哩,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自打报纸上有了‘走基层’,我们更愿意看你们的报纸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你们的报道可是为我们解决大问题了”。这些热气腾腾的话,让走基层的记者心生感动。

        “走转改”活动才开展短短两个月时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变化?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那是因为记者去了本就该去的地方,做了本就该做的事。

        “走基层”越走越带劲儿,编辑记者的感觉是:在基层找到了新闻的根。他们发现,“基层”的含义要比原来理解的深。基层是绝大多数的人,基层是国计民生的事,基层是经济、是政治、是文化、是社会,万流归宗,不离基层。天大的道理,来自基层;天大的干系,根在基层。基层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了解基层,就不可能了解大局,就不可能准确反映社情民意,就不可能完成好肩负的使命,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干、靠谁干、干得好还是不好,一句话,走基层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记者们还说,以前自己手里不缺电脑、手机、无线上网卡、卫星电话,但总感觉下笔无力,语言乏味。下了基层才深切感受到,原来缺的是来自基层的新鲜素材、丰富生活和生动事例,缺的是对普通群众生活状态的深入了解,缺的是“源头活水”,缺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来到基层,马上就感到,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事可写,好像打通了筋脉,浑身上下的新闻敏感都被调动起来,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特别兴奋。记者们产生这样的感受并不奇怪。新闻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和成果,其来源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基层感受火热的生活,新闻获得了泥土的滋养,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怎能不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对“走转改”活动,群众为什么那么高兴,那么赞成?“走转改”实践的回答是:因为新闻记者真正走到了群众中间,满怀真情,和百姓聊家常话,关心他们的安危冷暖、衣食住行,了解和反映他们的呼声和愿望,为他们排忧解难。越到基层,编辑记者们越感受到,党和群众的关系是天底下最大的关系,最亲近的关系,可以托生死、共安危。媒体策划的报道,认真考虑老百姓高不高兴、赞不赞成、满不满意,群众自然会领这个情,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媒体;编辑记者下到村里,和房东大娘、大爷在一张桌上吃饭、一块地里干活,群众自然把他们当成知冷知热的亲人。正像记者们自己说的,真心为了群众,群众就欢迎你、记挂你;真心依靠群众,群众就支持你、保护你。

        归根到底,“走转改”的成效来自于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情告诫全党:“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永远心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走基层”的实质就是走群众路线,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方法富有时代特色的生动实践。正是成千上万的编辑记者纷纷“走”上这条宽广的大道,才带来了整个新闻战线新风扑面的深刻变化。

        新闻界展现的新作风、新文风,让基层群众对党风建设增添了信心。走基层的记者深切感受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重大民生举措没有不支持、没有不拥护的。在基层联系点,农民们提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没有不念党和政府好的。在汶川灾区,家家悬挂五星红旗,门上的对联写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在老百姓眼里,党风就是这样的具体、实在。给他们添堵的事,无论大事小情,记者和基层干部都认真帮助解决,暂时解决不了,也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不久,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大山头村派出3名村民代表,专程来到新华社,把老远带过来的山药蛋、土鸡蛋掏出来塞给记者,感谢帮他们解决了高速公路占地补偿等问题。正是通过这些事,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党和政府眼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对党的感情更深厚了。

        看到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新变化,老新闻工作者备感欣慰。他们说,“走转改”继承和发扬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党的新闻工作自创立之日起,它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传统是经验的积累,其中蕴含着做好新闻工作的真谛,传统就是仍在延续发展着的过去。不是吗?好新闻,是用脚底板走出来的;好稿件,源于广阔的基层大地。这些好作风就是要在新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历史和逻辑是统一的。“走转改”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规律。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内容;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业绩,报道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就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既然是规律,就一定是始终发挥作用、须臾不可背离的,既然是始终起作用,就一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违背了新闻的根本规律,媒体就一定会走下坡路;坚持和遵循新闻规律,媒体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受到人民的欢迎,抵御各种诱惑和干扰,立于不败之地。

        “走转改”的实践正在告诉我们怎样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党性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新闻观看来,新闻采访要体现党的主张、群众的意愿,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的衡量标准,把群众的情绪作为我们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我们的“第一选择”,把群众的要求作为我们的“第一考虑”;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群众,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连两个多月,来自基层的报道登上各大报纸头版头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走基层”的各类优秀新闻作品中,有对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生动解读,有对政府落实情况的深入调查,有对存在问题的及时反映,有对解决问题条件、办法的科学分析,有对人民群众愿望的表达和反馈。在“走转改”的过程中,编辑记者们的心态变化了,心灵净化了,认识深化了,文章带感情了,文字鲜活可读了。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能停留在书本里,也不能只体现在文件中,而要贯彻到去往基层的路上,落实在老百姓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浮在上头,双脚离不开高楼大厦、新闻发布会,忘了基层,疏远人民,那就一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旦变成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整个新闻队伍带来持久的动力和崭新的面貌。

        当然,我们也看到,各地在“走转改”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不平衡的问题、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沉不下去的问题、覆盖面不全的问题,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解决。

        社会上很关心,“走转改”会不会是一阵风,走基层的路走到何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也只能是:基层要永远走下去,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报道视角和主要方法,变成采编工作的整体特征和新闻单位的主流文化。转作风,转到何时?这也必然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要不断克服脱离基层产生的离心力,把脚跟牢牢站在大地上,踏在泥土中。改文风,改到何时?没有止境。要不断克服远离群众产生的语言乏味、干瘪抽象、华而不实的毛病,不断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和接受习惯、表达方式,把话说到百姓心坎里,让他们听着舒服、明白、解渴、管用。

        更令人高兴的是,继新闻单位之后,“走转改”活动已经在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单位推进。艺术家、作家、理论工作者、科研人员等纷纷走出书斋,打开机关大门,奔向广袤的生活田野,寻找创作之根、科研之本、思想之源。可以预见,文化领域“走转改”,对党风、政风、学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必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我们为“走转改”扑面的新风大声喝彩,期待她为神州大地带来的更加美好的风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