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竭力探索的问题。诚然,高水平大学并非“高数量”大学。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开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时,江苏大学毅然选择走特色鲜明的办学道路。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范明教授。
新闻故事:今年暑假,江苏大学“格桑花开”社会实践服务团在西藏堆龙德庆县开出了绚烂之花。该服务团由江苏大学17名藏族学生和4名博士教授组成。“我们深入各村各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也算是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服务小分队队长格勒桑普洋溢着自豪。据了解,该校马国建博士带领服务队深入60多家企业,用专业知识为企业献计献策。
记者:像“格桑花开”这样的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江苏大学还有很多。贵校为什么会把社团定位在“服务”?
范明:任何大学都具有内部和外部双重资源,如何整合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是近年来江苏大学着力探讨的问题。最终,我们确定了“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促发展”的新追求,即以自己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最大额度的外部资源,这样一来,内外资源互通,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新闻故事:再次见到陈克平教授,眼前的一幕让记者惊讶不已,昔日孤独一人的“独唱团”现已发展成为35人的“大合唱”。“2001年,我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来到江苏大学时,发现这里的生命科学研究居然是一张白纸。但是,学校不仅为我采购最先进的设备、建设最庞大的师资团队,还特意开辟出空地栽种了800株桑树以供实验,看到这一切,我当即决定留下来!”
记者:“不惜成本”引人才的策略,确实令人惊叹。但是,引进高端人才后的人才培养,更为重要。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江苏大学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范明:这几年,我校把培养高水平人才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阵营”,坚持队伍优先建设、投入优先保障、政策优先创新的“三个优先”。譬如,学校每年专门设立了3000万元的资金实施“杰出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工程”等。此外,还开辟了“人才特区”和“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岗位,以培育高端人才。
江苏大学以专项资金、贴心服务倾力培养人才的实践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几年,引进的300多位博士中,有85%来自国内“985”、“211”以及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十一五”期间成功培育了“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
新闻故事:2010年8月暑假,江苏大学组织了20位正处级干部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参加培训的该校党委副书记胡浩民教授记忆深刻:“整个培训中,我们听取了12场专题讲座,访问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10所著名高校。”说着,他便拿出了一沓照片,“这是马里兰大学校园,这是美国农业试验场里的奶牛养殖……”胡浩民教授告诉记者,这样的培训,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
记者:贵校在组织领导干部赴国外培训学习上,不计成本、一直坚持,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
范明: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如何让学校干部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是近年来江苏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提出了强化培训干部的决策,使领导队伍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去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培训,正是强化干部素质的一步棋。此外,学校还提出了竞争择优、科学考核等“硬规矩”,用以鞭策干部。
在竞争择优方面,江苏大学一改传统的“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形成机关党政干部竞争上岗、学院行政负责人公推公选的机制。在科学考核方面,该校将德、能、勤、绩、廉细分为工作业绩、创新能力等12项指标细则,有力激发了干部的带头作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江苏大学获批的288项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干部领衔申报并主持研究的有89项,占总数的31%。
记者: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服务社会、培育高端人才、培训干部队伍是江苏大学收获发展硕果的三大“因子”。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那么江苏大学发展成果背后的“制度灵魂”是什么?
范明:近两年来,创新是学校制度的最大亮点。我们按照“继承、完善、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精干管用”的工作原则,将制度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奠基工程来抓。比如,为鼓励学术创新,我们修订了《江苏大学科研配套奖励与绩效评价办法》;为提高办学国际化,学校专门出台了《江苏大学关于推进国际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句话,以制度创新实现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推动高水平学校的建设。
(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