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10月5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大脑中的“憎恨”网络由额上回、杏仁核、壳核等区域组成。当人们看到自己厌恶或者有强烈感情的人或事物时,这些脑区即会被激活。复旦大学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2011年英国皇家学会沃弗森研究功勋奖获得者冯建峰教授及其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与“憎恨”相关联的功能连接网络存在消失的现象。10月4日下午,世界著名的学术期刊Nature的子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正式在线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
冯建峰介绍,该研究由复旦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湘雅医学院与剑桥巴布拉罕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展。通过建立健康人大脑的功能连接模板,并将其与15位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4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进行比较,研究人员检测到了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包括“憎恨”网络的消失,以及涉及危机反应、情感、注意力、记忆力等功能网络的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研究首次指出,抑郁症可能与“憎恨”脑网络的消失有关,并可能由此导致抑郁症患者难以控制对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绪,这一发现或许能够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而其发展的对功能性核磁共振(MFI)数据研究的新方法亦将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并为进一步揭示其他脑疾病中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异常奠定一定的基础。冯建峰认为,这一发现也有其社会意义:社会中的个体恰当、适度地宣泄其负面“憎恨”的情绪,有助于其心理及精神的调节;或者说,“爱憎分明”的人群患抑郁症的概率可能会低于不易产生“憎恨”情绪的人群。
据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在我国四省市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达17.5%的人群存在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比如心理焦虑、抑郁症等。在国外,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经济负担,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和干预显得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