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10月3日电(记者杨永林、张哲浩)由西北大学主办的“鬲与鬲文化”学术研讨会日前在西安举行。研讨会由一本书《鬲与鬲文化》引起。该书由陕西学者鬲向前和他的女儿鬲江慧两位鬲姓后人著作完成,是一部有关“鬲”这个重要礼器的历史题材考古、研究的文史科学专著,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对鬲与鬲文化作出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本报9月16日曾对此作过深入报道)。
《鬲与鬲文化》出版后,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评价说:“本书使鬲几乎湮灭的历史得以复活,使许多散乱的历史碎片得以复原,给人以知识性的收获。”
研讨会上,石兴邦等专家学者认为该书首次对“鬲与鬲文化”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探究其文化渊源,并将“鬲”实物研究与“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极具学术价值。作家高建群从方法论角度谈起,认为该书通过姓氏而攀缘直上,溯根求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作者鬲向前在研讨会上表示:“作为鬲氏后人,这个天然独特的姓氏,让我从小好奇和疑问,小时候曾查《百家姓》未得其解,后来在《说文解字》中略有所知,再到《左传》、《水经注》和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书籍中了解了历史,也发现了鬲的起源,知道了鬲氏。通过学习研究,发现鬲与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更坚定了我和女儿共同研究鬲与鬲文化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而经过四十多年的积累沉淀,历时五载,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书稿的编撰。”该书出版后,人民日报等30余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