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艺术美学观念,建筑是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等并列的“美的艺术”,对建筑的审美欣赏更强调其艺术的纯粹性和非功利性,忽略了建筑的实际目的、功能等现实价值,只从“外在的”角度,对建筑的形式属性作“无利害”的“静观”和玩赏。其实,与其他纯艺术不同,建筑除了可以作为艺术的范例外,更重要的是,她作为我们生活、工作的居所,一种须臾不曾离开的活动空间与环境,其环境美学和生活美学的诸多特点更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将建筑的环境美学和生活美学意义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当下城市景观的改造和未来的中国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单从形式看,建筑物本身只是一个没有历史与内涵的冰冷的结构实体,只有置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之中,结合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情感、记忆与创造,才能真正地、完整地体现其审美内涵。首先,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山脉和水系等都决定着建筑的造型、材质和观念,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风格。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苏杭孕育出婉约动人的江南水乡,干燥寒冷的黄土高原则诞生了粗犷豪放的窑洞,而坡陡路峭的西南山区又多是灵巧秀雅的吊脚楼。可以说,自然环境奠定了建筑的美学基质和个性特征,而与自然风貌和谐协调的建筑又反过来对自然环境起着点缀烘托的作用,在如此的交相辉映中,使人们感受到了建筑对于环境美化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筑的审美风格还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多重进深、秩序分明的故宫、四合院就诞生在讲究宗法礼制、内敛含蓄的中国,而高耸入云、梦幻神秘的哥特式教堂则属于崇尚宗教、张扬神性的中世纪欧洲。可以说,历史传统塑造了建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个性,这正是建筑最具有美学价值的因素,它使建筑成为一种人性化的审美环境,使人们在情感上对建筑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具体来说,作为一种审美环境,建筑艺术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呢?
第一,建筑的审美内容应该是一个包括形式特征、功能效果、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多个尺度在内的综合的环境形象,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绝缘的艺术形式。所以,在建筑的审美欣赏中,就不应仅仅是驻足于那些梦幻而独特的造型、宏伟如雕塑般的构图、美轮美奂的装饰和线条、隆重而热烈的色彩,而应行进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中,感受那些被历史和文化所赋予的沉甸甸的质感,那些与生命、自然交融为一体的生活空间,使我们沉浸于一种复杂、多样、运动、和谐的形式与过程中,进入情感、意义与联想的深层次审美体验。
第二,建筑审美的方式应是多感官融合的动态感知。因为环境既非静态的,也非仅二维的,它从各个维度、各个方向环绕着我们,与我们的身体、生活、工作是一体的。所以对环境的欣赏,并不是仅仅在远处静观一个美的事物或场景,而是通过视觉、呼吸、触摸、聆听——人体各种感觉的相互交织,共同体验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因此,在建筑的审美欣赏中,我们并不满足于从外部仰望建筑那精巧的结构形式,我们还要置身于其中,抚摸历史悠久的厚厚大门,凝望墙头摇曳的青草和明亮的阳光,聆听如小提琴协奏曲般的空间韵律——在这连续不断的感知、回忆和参与中,越来越多的审美质素在我们面前一幕幕地展开,使我们获得一份不平凡的、全方位的审美体验。
第三,建筑审美的主体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或者说居住者。使用者和居住者与建筑的关系与一般的艺术欣赏者或游客与艺术品的关系是不同的。作为居住者的建筑欣赏主体更容易用自己的身体和记忆去感受建筑,用感官和意识去体验建筑。在日复一日的融合与相伴中,他们把建筑作为了一种浑然不觉又无时无刻不在其中的审美环境来理解,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氛围的和谐共生中收获丰富的审美体验。相比而言,观赏者和旅行者只是暂时的过客,他们不与建筑发生实际关系,对建筑的审美欣赏只是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陌生与新奇,喜好华丽的立面,沉醉于形式属性和外部表象,忽略或来不及细细领悟其中的自然和历史意义,只能如欣赏过路风景般地碎片化感知。
第四,环境影响心境和心情,建筑格局和布置对居住者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建筑审美不同于那种偶然的,或如进入博物馆似的那种暂时的审美活动,建筑审美的日常化和生活化使其对人类具有更大、更持久的影响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筑的美化,大到城市的整体设计,如何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功能、人口结构、民族习性等之间的关系,小到每个生活小区的环境打造,每个家庭的家居装饰,都必须注意其与居者的审美心理之间的和谐。
总之,在建筑作为审美环境的欣赏中,审美主体全身心地投入,与建筑合二为一,在这种交相融洽中产生一种与之同体的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感觉不断地生长扩大,从建筑扩展到整个人类环境、生活世界,直至人的心灵世界——这是最深层最独特的审美体验,是对整体性的生活实践的根源性体验,是彻底的归属感、强烈的眷恋感、永恒的家园感。同时,建筑也在审美主体那里获得了全新的阐释——作为审美环境的建筑不仅是人类的创造物,还是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是实现人、自然、历史和谐共生、平等对话的最佳的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