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马桥子是一个渔村,没有楼房、商场、柏油马路,也没有公园。现在可不一样了!”一位马桥子居民对记者感慨地说。
1984年10月15日,辽东半岛一个叫做马桥子的小渔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从此,这里的渔民和祖辈赖以生活的土地、大海一起开启了他们的新时代。
一
在马桥子街道文化站,一群妇女身穿艳丽服饰,头戴五彩花冠,手拿圆形扇子做道具,一边敲击一边舞蹈,很是欢快。马桥子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刘增润介绍说,这是大连地区的民间艺术——“马桥子太平鼓舞”,在上世纪50年代相当盛行。目前已被大连市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由于民间艺术没有经费来源和固定从业人员,缺少开展正常活动的场所,使得太平鼓舞这一艺术形式生存艰难。”太平鼓舞的第五代传人王秀芝说。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把祖辈留下的民间技艺传承下去,于是她来到马桥子街道办,与负责人道明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街道立即派人帮助整理相关资料,购置服装、道具,提供演出的舞台。就这样,从今年4月份开始,街道文化站每周都安排两次太平鼓舞学习。这一天正好赶上她们排练。
刘书记说:“马桥子街道是伴随着开发区的建设应运而生的第一个街道。除了文化站,街道内还有大大小小的广场150多个,都是居民们文体活动的场所,广场文化日益成为社区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
看着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水鼓舞、小合唱这些充满着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块地,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却是恍如隔世了。
二
今年72岁的姜英才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子,也是开发区现有人口中为数不多的“土著”之一,他的老房子位于大李家街道太山村,共有6间瓦房,姜家在这儿生息繁衍了几代人。前不久,姜英才和第一批576户动迁村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号钥匙,即将住进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他说:“上了楼,生活有补助,生病有医保,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房子漏,冬天也不用囤材烧炕,政府为我们想得很周到。”
在全域城市化的推进中,从2009年至今,大李家街道已动迁居民3400多户,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动迁楼工程目前已经竣工,并取了一个好名字——兴和园小区,这里共建设回迁楼85栋、88万平方米,可安置居民1万户。
“农民上楼好是好,有医保和社保,可是失去了土地,以后大家干什么呢?”吃饭的时候,石槽村党总支书记王寿奎说出了他的困惑。
街道办事处主任翁铭峰说:“解决农民就业这事儿我们不仅要管,而且还要管到底。一方面,通过加强就业或创业指导培训,使动迁居民掌握工作技能,促进他们尽早就业;另一方面,在做好产业布局、全力促进重点项目落地的同时,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开发区宣传部长石传东对这个问题早有思考,他接过话茬说:“我们正在统筹考虑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逐步实现城市发展战略重点转移和整体功能配置优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马桥子已经走过的路就是大李家将要走的路。”
三
当地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带动渔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重要路径。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一口锅,两口缸”的家庭作坊起步,到海参行业内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刺参原种场,如今的大连棒棰岛海参企业集团拥有确权海域2万亩,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总资产达5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春宝说,企业发展了,有责任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他们利用基地优势与渔民签了购销合同,由公司负责供给优质刺参苗种,并以市场价格收回成品海参,让渔民吃上了“定心丸”。公司还给资金不足的农户按订单贷款,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渔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6000多农户享受到了“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所带来的收益。往日的渔民成了今天上市公司的老总,过去单门独户靠海维生的渔民成了现代企业的供货商。脸色黝黑、风尘仆仆的刘春宝指点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养殖海面,对未来发展显得信心十足。
当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繁华的都市。“十二五”期间,大连金州新区提出要加速全域城市化进程。当我们看过开发区规划的新模型,走进设施先进的大剧院、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着实感受到了一番震撼。马桥子、大李家,这些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村名,27年间完整演绎了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等明年你们再来时,这里会变得让你们认不出来!”翁主任指着正在开发的村子和记者约定,要年年来大李家走亲戚,看看这里每年的新变化。(本报记者 方正辉 吴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