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9日 星期四

    “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9日 12版)

        在全球经济复苏之路颠簸不平的今天,中国经济的宏观运行状况到底怎样?

        在巨大的通胀压力下,管理通账的成效几何?

        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

        ……

        在今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的回答掷地有声:“尽管中国经济适度放慢增长速度,但是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超过9%,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对拉动世界经济复苏,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为9%以上

        中国经济正在短期回调,受欧美债务危机不断蔓延并进一步深化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将更为曲折,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无疑将加大我国企业的经营压力。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硬着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多少是合理的?

        就这个问题,卢中原认为,经济增速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波动,高一点低一点都没有多少关系。这个合理区间是由经济体增长潜力决定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根据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推算,增长潜力大概在9%-10%。因此,合理的波动区间大约在8%-12%之间。

        “宏观调控的目的,说实话,就像一个熨斗一样,要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幅,避免大起大落,突破合理区间的上限或者下限。”卢中原打了一个贴切的比方。

        他分析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9%以上,处在增长潜力决定的合理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超过9%。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基本面有许多有利因素:需求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快速增长期,以住房、汽车为热点的居民消费升级持续活跃,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涌现,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和回旋余地都很巨大;供给方面,长期紧缺的资金现已比较宽裕,劳动力总量巨大的优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对硬着陆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卢中原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组合优势仍然存在,在国际贸易中能够转化为比较竞争优势。

        明年通胀压力会少于今年

        “控物价的目标现在已经开始见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根据年初的分析,我们始终认为7月份达到顶点,8月份开始回落,现在看来我们的预测是准确的。”卢中原说,“但是物价水平现在仍然在高位,因此今年‘稳物价’的任务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当前中国经济物价总水平逐步回落呈现出比较好的态势,但是非食品价格在里面起到的“往上顶”的作用开始显现。卢中原强调,中国在中长期发展当中的成本上升,以及外部输入因素对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会存在较长一个时期。

        “即使我们自己控制住了货币流动性和财政扩张等因素的短期影响,成本上升和国外输入性因素导致的中长期通胀压力仍然不可忽视。”他说,非食品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正是这些深层原因的体现。国际市场的波动,不确定性很大,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始终是我们要面临的挑战。

        卢中原认为,明年的通胀压力会小于今年。但是由于中长期成本上升和外部输入性因素的影响,未来的5年可能会略高于过去的5年,这是中国面临的物价走势新情况。

        未来在控制通胀方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更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胀当中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影响最大的这部分人的补贴是最直接的;同时引导结构调整也是最直接的,而货币政策往往效果比较间接,偏于总量调控。

        调结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卢中原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适度放缓,有利于控制价格总水平上涨,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能耗和排放,符合宏观调控意图。

        有记者问道,“是不是调结构就要以速度的放慢为代价,就是必须牺牲速度?”对此,卢中原认为,速度如果超过合理范围,我们就必须牺牲掉,否则就谈不上调结构。但是,如果在合理范围之内,就谈不上牺牲的问题。

        “保持适度的合理增长,放缓一点也没有关系。”卢中原认为,在经济增长比较平稳,甚至是趋缓的时候,“调结构”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个时候需求不那么过热,优胜劣汰是好时机。因此,结构调整要有所进展,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如果“十二五”第一年调结构就有所见效,在后4年压力就会减小。

        (本报北京9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郭丽君 本报见习记者 陈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