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杜村位于辽宁省辽阳县刘二堡镇西南,南邻运粮河,北靠南沙河,地势低洼,十年九涝。老话说,刘二堡的蛤蟆撒泡尿,前杜村就要发大水。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全村直到上世纪70年代粮食亩产仍然只有几十斤。现如今,拥有512户1512个常住人口的前杜村实现了社会总产值12亿元,工业总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0元。
前杜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杜村的村民会告诉你:穿胶鞋的老书记王绍甫让群众吃饱饭,有钱花;农民企业家的新书记王绍永让群众富起来,住楼房。
改田治水:降“内涝”,刨穷根
历史上,每逢雨季,刘二堡镇南片8个村的雨水都流进前杜村“做汤”,村里因此小雨小灾、连雨重灾。1982年,当了十几年生产队长的王绍甫走上了前杜村的领导岗位,想要改变贫穷面貌。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绍甫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田治水,降“内涝”,刨穷根。他带领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斗严寒,战酷暑,终于3座排水站拔地而起,10台水泵安装完毕,水患得到彻底根治。
趁热打铁,王绍甫烧了第二把火: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旱田改水田。1983年,王绍甫带着全村男女老少开着拖拉机,牵着骡马,扛着锹镐,起早贪黑展开了大会战,改造了2600亩低洼易涝低产地块;又一鼓作气,将从1958年就一直撂荒的400亩地开垦成了稳产高效的水田。1985年秋天,前杜村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大丰收。这一年,水稻亩产1000斤,总产量350万斤。
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让群众有钱花
1992年,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他烧上了第三把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反季节蔬菜种植”。“黑土地种不了棚菜”,“种那么多芹菜、西红柿卖不出去”……当时村民代表大会上的反对声不绝于耳。王绍甫想,说服群众,只能依靠科学技术。他背上土样,拉上有意见的村民代表去了省城。专家化验后对他说,回去放心大胆地种吧!一颗定心丸咽肚里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棚菜上市前,鞍山、辽阳周边地区的芹菜、西红柿市场已经饱和。前杜村的棚菜往哪销?王绍甫抓住当时信息不灵通的有利条件,从鞍山雇了12台货车,把菜运到长春、哈尔滨、鸡西等地,在整整一个月的高峰期里,鞍沈地区西红柿1.5元/斤,他却卖到2.2元/斤,每车净挣2万元,每亩棚菜纯收入1.5-2万元。不到两年,前杜村就还上了初建暖棚时的30万元贷款。
村企共建:让父老乡亲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提起让村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前杜村的新书记王绍永,不得不提的是他的辽阳市轧钢厂。前杜村比邻鞍山,改革开放之初,思想活跃的王绍永凭借本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萌生了兴办轧钢厂的想法。1992年,39岁的他力排众议,说服村干部,在前杜村的涝洼塘挑起了工业大旗。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辽阳市轧钢厂从过去一家占地四五亩、员工几十人、产值几十万元、手工作坊式的村办小厂发展成了方圆百亩、员工上百、产值超亿元、拥有东北地区一流高速线材生产线的地方民企龙头,每年可实现税收800多万元。
文体活动常抓不懈: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前杜人钱袋子鼓了,但村委会没有满足于此。为了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几年来村里组织成立了前杜村红高粱农民艺术团和前杜村女子舞龙队。2007年,由前杜村妇女排演的满族秧歌《格格吉祥》在中国抚顺满族秧歌大赛上,与来自北京、河北的十几支队伍同场竞技,勇夺赛会三个大奖之一的“最具特色奖”。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休闲健身环境,前杜村修建了10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休闲广场,跑步机、单双杠、脚踏车等20多种健身和游乐器械一应俱全。
本报记者 刘 彬 本报通讯员 郭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