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8日 星期三

    洱海清 大理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8日 04版)

        海内外的游客来到云南大理,都对被誉为白族“母亲湖”的洱海赞美有加。但是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洱海也遭遇了污染困扰。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洱海清大理兴”的口号,下大力气抓生态环境保护。那么众多分布于洱海沿岸的村落又是如何保护洱海的呢?

        9月25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了大理市银桥镇西城尾村。村子紧邻洱海,辖有3个村民小组,农户190户,农业人口801人,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聚居村。

        沿着新铺设的水泥路,但见具有浓郁白族建筑风格的民房白墙、绿树红花交相辉映,水泥或石板铺就的道路干净平坦。进村不久,就遇到了一辆正在收垃圾的拖拉机。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局长李文标告诉记者,现在这个村每天定时派专车专人,逐户上门收垃圾,然后统一处理,每个村民每年只需交5元钱的垃圾处理费。

        漫步在西城尾村,从村中穿过、直入洱海的灵泉溪溪水清澈见底,见不到乱跑的猪牛马鸡,路面上没有一点牲畜粪便,苍蝇也难见踪影。被确定为2010年大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西城尾村,自今年3月以来,全村已投入近30万元,出动各种机械28辆,出动劳动力5000多人次,新建了一个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起了文化广场和戏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全村家家实行门前“四包”,垃圾定点存放,配备了4名保洁员,负责每天的垃圾集中清理和平时的保洁工作,并落实了保洁经费。让记者大开眼界的是,村里引进日本先进技术修建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而且,这个厂的动力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发电,有了它,全村的污水处理率高达75%。

        在村民李利珠家,女主人赵凤仙高兴地对记者说:“洱海保护不光对个人、对村子好,对整个大理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好。”

        本报记者 任维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