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8日 星期三

    对“走转改”活动理论上的思考

    本报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走转改”主题论坛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8日 01版)

        本报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周华 见习记者 柴如瑾)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论坛”今天在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人文社科界与新闻传播界专家学者从哲学、党史研究、社会学、文化生态、艺术批评、文化产业以及新闻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走转改”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

        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当前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报纸、广播、电视在文风、题材、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对“走转改”活动非常欢迎。这项活动对新闻战线加强队伍建设,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良好的新闻采编作风,提高和转变表达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光明日报作为一张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对“走转改”活动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说,在新闻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也应该贯穿“走转改”精神。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要坚守新闻工作基本原则,不仅要学会新闻报道的技巧,更要坚持新闻报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忠于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掌握新闻工作根本方法,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颜晓峰发言指出,“走转改”活动要求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要求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这些要求秉承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弘扬的是求真务实、面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想路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走转改”活动也是对近年来媒体存在的低俗化、娱乐化、贵族化倾向开出的一剂良药。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说,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文艺批评、文艺工作也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文风要改,戏风、屏风也应该改。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祁述裕认为,“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转作风就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作出准确判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中国传媒大学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主题论坛。论坛详细内容本报将于近日刊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