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8日 星期三

    3小时消解5年积怨

    ——从一起林地纠纷调解看瓮安变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8日 01版)

        开栏的话

        金秋时节,一股清新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田野的芬芳,在新闻媒体上吹起。来自村镇、边寨、社区、街道等最基层的报道占据了媒体的主要版面、黄金时段。这些作品读来畅快解渴,新风扑面。最大的变化是:来自基层的新话题多了,来自百姓的家常话多了,多了乡土气,少了脂粉气,这种变化老百姓最欢迎。最美的风景在基层,为了让全国读者分享这些优秀作品,从今天起,本报开辟“走基层·媒体作品新风景线”专栏,展示各地媒体刊发的优秀报道。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读者向本报推荐自己喜爱的“走基层”新闻报道。

        “为了60多亩林地的补偿,我们已经上访了5年多,一次又一次被县移民局的干部扯皮、推诿,甚至把我们吼出来,让人很恼火”。

        27日上午,在瓮安县玉山镇政府接访办,记者看到,一位身穿灰色夹克的中年男子对接访办工作人员这样抱怨。

        移民搬迁是影响瓮安县群众和谐、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之矿群纠纷、拆迁安置等社会矛盾积聚,2008年6月28日,一位中学生的溺水身亡,引发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瓮安事件后,当地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化解矛盾的措施,同步启动县委书记大接访等“五大访”,集中疏导民怨,仅涉及移民搬迁就解决了500多件积案。

        为解决小开洲村新寨组和龙蟠村坝子组村民的水库淹没林地纠纷,玉山镇党委、政府专门把矛盾双方两个村民组的14位村民代表请到镇上,与县移民局、林业局、政法委等部门负责人现场进行调解。

        当新寨组60岁的李顺如老汉走了3个小时山路坐在会议室时,心中并没有底。和他一起来的7位村民代表都以为,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一场“火药味十足”的争执。

        2003年底,构皮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启动,两个村组120余亩林地被淹没。2005年,因为两村组边界划定图不准确,导致被淹没林地更多的新寨组补偿款反而低于坝子组。新寨组村民因此不断上访,两村村民也为此产生隔阂。

        “希望大家都能带着诚意,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10时25分,在玉山镇党委副书记杨忠远的主持下,调解会开始。瓮安县移民局副局长李昌明和玉山镇党委副书记严军分别介绍了双方林地纠纷案受理后的勘察确权情况,其中有档案材料、林权证和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请双方代表传阅。

        为解决多年积累的问题,9月13日,玉山镇党委副书记杨忠远带着多名镇村干部前往小开洲村进行实地勘察,冒着雨和两个组的村民代表一起,用了5个多小时终于搞清了林地边界,证明新寨组反映的问题属实。

        “原来的补偿很不合理”。提出调解申请的新寨组村民代表商从军说,由于边界不清,新寨组被核定的面积与实际面积差距不小,我们希望有个公道说法。

        “我们只知道有条沟,至于边界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留着胡须的59岁坝子组村民代表何崇福有些坐不住了。

        会场陷入沉默,调解陷入僵局。

        为打破僵局,镇领导决定采取分头做工作的办法。杨忠远副书记把新寨组的代表请到另外一个房间做调解;严军副书记对留下来的坝子组村民代表说:“大家喝同一江的水、砍同一山的柴,许多人还都沾亲带故。希望大家和和气气解决问题,如果调解不成走行政复议和司法途径,双方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40分钟后,杨忠远回到会议室,他告诉坝子组村民代表,新寨组代表愿意作出让步,对坝子组已领走的96亩林地16.8万元补偿款不再追讨。

        新寨组村民的“让步”和县、镇干部入情入理的劝解,终于让僵局出现转机。杨忠远宣布了三项协议内容:已被坝子组领取的补偿款新寨组不再有争议;两个组被占的96亩林地明确了归属;今后因政策变动产生的补偿都按此协议执行。

        “对协议内容,双方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杨忠远问。

        “我讲一条意见”,龙蟠村主任陆隆华说,之前坝子组领取的补偿款,都用到修路上去了,但现在还差1.2万元,怎么办?

        “这你就放心吧,对库区移民的生计,政府一定会给予考虑和关照的”。严军当场明确表示,修路的资金缺口由镇政府买单。

        至此,一起拖了5年之久的林地纠纷,终于有了让各方都满意的结局。

        12时50分,双方鼓掌通过了调解事项。13时33分,在场的14位村民和县、镇干部,在协议书上签字并按下手印,会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双方村民代表一直绷着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一双双“久违”的手终于又握在了一起。

        “只要打开天窗说亮话,政府给个公道,咱就不会有意见”,虽然调解结果让自己村组的补偿林地面积减少了几十亩,可坝子村代表何崇福却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新寨组代表商从军说:“政府是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法处理纠纷,我对结果非常满意!”

        “能不能化解矛盾,关键是看干部面对矛盾是什么态度”,严军说,政府工作中的失误不能让老百姓承担。只要基层干部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用一颗公道的心来处理问题,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政府也就有了公信力。

        (新华社贵州瓮安9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 何平 朱国贤 徐江善 王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