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质量” 共商增长
今天,夏季达沃斯论坛再次“绽放”中国大连,并在这里刮起席卷全球的“头脑风暴”。同时,年轻的夏季达沃斯也迎来了5岁生日。
回顾过去五年,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在经历了繁荣、危机与缓慢复苏以后,今天会否再次遭遇“二次探底”的寒流?世界经济的未来会走向哪里?达沃斯把目光投向中国,聚焦“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
希腊议员阿夫耶里诺普卢说:“目前全球的债务危机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存在问题,急需改革全球经济。”对此,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如此阐述:“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应该只注重数量,而更应该注重质量。”
今天开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给出了答案:世界在应对危机中必须携手共进、合作来克服困难,必须要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努力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显然,仅靠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无法改变经济的基本面。经济增长的基础亟待重建。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认为,世界经济要实现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要采取负责任的货币财政政策,妥善处理债务问题。
金融与政府行为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拉努·达亚尔说:“在中国等新兴市场,正涌现出带来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的机会,急需进行金融创新。”
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全球各国需共同面对。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温家宝总理的演讲已经向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念: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国际经济复苏回到正常轨道。”
掌控格局 寻求创新
夏季达沃斯论坛将目光关注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发展前景等重大话题上,吸引了全球各界精英展开思想碰撞与交流。对于众多满怀希望来到大连的参会者来说,他们最想求得解答的,正是“掌控经济格局”。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大。世界经济动荡的背后,是全球经济失衡深层次逆向调整,原有的增长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表示,全球不会发生第二次大紧缩。对中国而言,施瓦布认为,中国能够调整对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将投向硬件基础设施的财力转向其他经济领域,如教育、科研、技术等“绿色”基础设施,不会出现硬着陆。
鉴于刺激政策并非治本之策,全球经济靠什么焕发活力呢?本次论坛指出的方向是——创新,并给创新精神提供所需环境。在中国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看来,在新兴市场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创新,而在新兴市场成功创新的前提就是对于本地需求的真正了解。只有深刻地理解这种需求,创新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竞争力。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持相同观点。他很早就进行了创新的实践,并这样解释其创新工场模式:针对中国创业者的欠缺和需求而设立。
正如中国所实践的那样——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本、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源泉。这些成功的实践说明,创新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最为重要的源泉。
中国话题 世界声音
作为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历来“钟情”中国话题。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
夏季达沃斯论坛议题从“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下一轮增长的浪潮”、“重振增长”到“可持续性增长”,再到这一届“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折射了力量天平正逐渐朝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倾斜,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领军者”正在逐渐改写这一格局。哈佛商学院教授韩泰云(Tarun Khanna)表示,中国在过去十年的成功之道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作为首批中国新领军者企业之一,大连亿达集团的董事长孙荫环连续几年参会的经历让人颇有感触:“变化的绝不仅仅是某一家企业,还是国家的实力。”
放眼世界,转型,已经成为重塑经济的内增长动力。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说:“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源自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落实,制造业整体产业升级的提速,中国企业将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向国际市场迈进。”
在创新的基础之上,需要采用新的模式推动经济发展。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创始人兼副董事长詹姆斯·卡梅隆认为,中国创立了非常好的绿色发展市场,这个市场潜力很大,需要全面挖掘。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表现逐渐明显,已经逐渐向新兴经济体的新型企业转移。”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全球成长型公司中心总监于江说。“中国新政策体现了中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决心。”IHS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纳瑞蒙·贝尔拉夫什说。
透过夏季达沃斯论坛,人们看到了一个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国。
(本报记者 杨 亮 肖连兵 吴 琳 本报大连9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