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农民“被上楼” 怕丢掉未来

    完颜平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02 版)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与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温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强拆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

        目前,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正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某地宣布取消域内所有行政村建制,生生造出208个“万人村”;曾被评为省生态文明村的一个村落,如今已被拆成一片废墟,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被铲平;有的村被整体拆迁……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许多大拆大建正在进行。

        我们常常讲,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那么,农民对“进新区”、“上楼房”的真实心态是什么样的呢?近日,一位地方领导到农村“住村入户点调研”后得出这样的看法:“农村不能老是搞大拆大建,拆农民的老房子,农民都不愿搬出去,连老支书都不愿意走。” 

        一些地方没有把握加快城镇化、建设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盲目规划,竞相攀比,大拆大建,在“拆村并居”“集约土地”等口号下,“风扫老村如卷叶”。在相当多的农村,农民先失土地,再失家园。旧的房子被拆,新楼房建起来,表面上看是实现了城镇化,但没有现代经济的支撑,农民从事的还是传统农业生产,“鸡鸭上楼,小区养猪”,哪有一点现代化的影子?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决策者的强力推动出发点是好的,但开展疾风暴雨式的城镇化建设,首先还是要考虑农民的适应和接受程度。

        集中搞农民上楼,不仅仅是一个农民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而且有一个如何向中国“民俗文化”负责的问题。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直面温总理说:“最近,我们对山东古村落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让人吃惊,现今一座完整的原真的古村落也没有了,能想象齐鲁大地上找不到古村落吗?”倘若这样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山东,而且发生在全中国,真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结果。所以,才有了更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千姿百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

        回顾历史,如果以前这样的“大拆大建”进行得干净彻底,我们是否还有今天的和顺、宏村、周庄、同里、平遥?是否还有那么多的文化遗产可以申报?十年树木,百年建村。走在古村落的青石板上,就像翻阅一部部深远厚重的书。在品读古村各自不同的韵味时,我们既要敬畏先贤,也要想想自己,今天我们所有的大规划、大手笔、大运作,是不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不能像我们的先人一样,给我们的后人也留下一点“非遗”,而不是“非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